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8-17页
    一、对于灌输理论引起的一些思考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研究意义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一) 灌输第14页
        (二)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第14-15页
        (三) 列宁灌输理论第15-17页
第一章 列宁灌输理论的形成及理论来源第17-25页
    一、列宁灌输理论形成的背景条件第17-21页
        (一)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灌输理论形成成为可能第17-18页
        (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无产阶级壮大使灌输理论拥有客体第18-19页
        (三) 工人实践斗争的需要第19-20页
        (四) 创建一个强有力政党的需要第20-21页
    二、列宁灌输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第21-25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灌输理论第21-23页
        (二) 考茨基的灌输理论第23-25页
第二章 列宁灌输理论的理论依据及其主要内容第25-37页
    一、列宁灌输理论的理论依据第25-30页
        (一)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第25-26页
        (二) 主体与客体关系理论第26-28页
        (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第28-30页
    二、列宁灌输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0-37页
        (一) 工人阶级不能自发的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决定灌输的必要性第31-32页
        (二)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灌输的内容第32-33页
        (三) 灌输的主体: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第33-34页
        (四) 灌输的客体:工人阶级第34-35页
        (五) 灌输的方法:组织理论学习与进行宣传鼓动第35-37页
第三章 列宁灌输理论的当代启示第37-46页
    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坚持灌输理论第37-39页
        (一) 面对国内环境的变化必须坚持灌输理论第37页
        (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坏境必须坚持灌输理论第37-38页
        (三) 正确认识灌输理论的地位与作用第38-39页
    二、灌输的内容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第39-40页
        (一) 结合实际,更新内容第39页
        (二) 灌输内容要符合客体需要,避免与社会现实脱节第39-40页
    三、灌输的方法与手段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第40-43页
        (一) 外在灌输与启发疏导之结合第40-41页
        (二) 直接灌输和间接渗透第41页
        (三) 环境熏陶与自我实践第41-42页
        (四) 善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第42-43页
    四、必须提高灌输主客体的素质第43-46页
        (一) 提高灌输主客体素质第44页
        (二) 稳固主体主导位置第44-45页
        (三) 坚持客体参与原则第45-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恩格斯政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