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研究的背景现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的背景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秦文化基本概述 | 第16-19页 |
2.1 秦文化的意义 | 第16页 |
2.2 秦文化的精神内涵 | 第16-18页 |
2.3 秦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国园林景观基本概述 | 第19-23页 |
3.1 园林景观的概念 | 第19-20页 |
3.1.1 中国园林景观起源 | 第19页 |
3.1.2 园林的定义 | 第19页 |
3.1.3 景观的定义 | 第19-20页 |
3.2 现代园林景观 | 第20页 |
3.3 园林景观特征 | 第20-21页 |
3.3.1 公共社会性 | 第20页 |
3.3.2 自然生命性 | 第20页 |
3.3.3 科学综合性 | 第20-21页 |
3.4 秦代园林气质特征 | 第21-23页 |
3.4.1 秦代园林气质 | 第21页 |
3.4.2 秦代园林特征 | 第21-23页 |
第四章 秦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与借鉴 | 第23-27页 |
4.1 秦二世遗址公园的分析 | 第23-24页 |
4.2 西安芷阳广场论坛中心及商业综合体的分析 | 第24-26页 |
4.3 咸阳湖景观设计分析 | 第26页 |
4.4 经验借鉴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实际规划案例——秦文化主题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 | 第27-55页 |
5.1 背景区位分析 | 第27-31页 |
5.1.1 项目区位分析 | 第27页 |
5.1.2 项目背景介绍 | 第27-29页 |
5.1.3 项目基本情况 | 第29页 |
5.1.4 项目场地分析 | 第29-30页 |
5.1.5 项目属性介绍 | 第30-31页 |
5.2 秦代历史文化分析 | 第31-37页 |
5.2.1 秦文化历史地位 | 第31页 |
5.2.2 秦文化历史意义 | 第31-32页 |
5.2.3 秦文明主要内容 | 第32页 |
5.2.4 秦帝国的成就以及其文化意义 | 第32-35页 |
5.2.5 秦代历史人物和典故 | 第35-37页 |
5.3 秦文化审美提炼 | 第37-40页 |
5.3.1 秦文化的精神 | 第37-38页 |
5.3.2 秦文化的审美要求 | 第38-40页 |
5.4 景观规划定位 | 第40-43页 |
5.4.1 总体规划定位 | 第40-41页 |
5.4.2 项目功能定位 | 第41页 |
5.4.3 用地指标定位 | 第41-43页 |
5.5 景观规划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43-44页 |
5.5.1 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 第43页 |
5.5.2.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5.5.3 景观规划设计依据 | 第44页 |
5.6 景观规划设计成果 | 第44-48页 |
5.6.1 整体布局 | 第44-45页 |
5.6.2 景观节点 | 第45-48页 |
5.7 秦文化园景观城市家具设施设计 | 第48-52页 |
5.7.1 公共家具 | 第48-49页 |
5.7.2 照明设施 | 第49-51页 |
5.7.3 垃圾收集系统 | 第51页 |
5.7.4 导视系统 | 第51-52页 |
5.8 植被景观设计 | 第52-53页 |
5.8.1 植物规划原则 | 第52页 |
5.8.2 树种选择 | 第52-53页 |
5.9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