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

田汝康学术史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图表目录第10-11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选题理由第11-12页
    二、创新之处第12-13页
    三、国内外学科史研究现状述评第13-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家庭背景及求学经历第21-31页
    第一节 家庭背景第21-22页
    第二节 早期求学时期第22-24页
    第三节 西南联大时期第24-28页
        一、转学及协助西南联大落脚昆明第24-25页
        二、西南联大课程学习第25-26页
        三、结缘人类学第26-27页
        四、西南联大对田汝康的学术影响第27-28页
    第四节 留学英伦时期第28-31页
        一、考取公费出国名额第28页
        二、游学英国第28-31页
第二章 田汝康学术经历第31-51页
    第一节 早期工作经历第31-33页
        一、早年从教经历第31页
        二、抗战后期的从军经历第31-33页
    第二节 魁阁时期第33-38页
        一、魁阁概况第33-36页
        二、两次田野调查第36-38页
    第三节 砂拉越田野第38-41页
        一、临时受命第38-40页
        二、被陷害出境回英第40-41页
    第四节 执教浙大复旦第41-45页
        一、一心回国第41-42页
        二、执教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第42-43页
        三、政治命运第43-45页
    第五节 海外游学第45-51页
        一、游学欧洲高校第45-47页
        二、讲学澳洲、日本第47-48页
        三、游学美国诸高校第48-51页
第三章 田汝康的学术成果第51-71页
    第一节 东南亚研究第51-57页
        一、帆船贸易史研究第51-54页
        二、海外华人研究第54-57页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及宗教研究第57-63页
        一、摆夷的“摆”第57-60页
        二、对云南回族的研究第60-62页
        三、对云南基督教传教研究第62-63页
    第三节 明清时期烈女研究第63-67页
        一、写作背景第63-65页
        二、《男性的焦虑和女性的贞节》学术述评第65-67页
    第四节 其他研究第67-71页
        一、史学研究第67-68页
        二、其他随笔第68-71页
第四章 田汝康学术思想及评价第71-83页
    第一节 学术思想第71-75页
        一、实践中升华理论:从功能主义到没有主义第71-72页
        二、“本文化”研究趋向第72-73页
        三、贯通中西的学术特点第73-74页
        四、资料及研究方法的创新第74-75页
    第二节 学术贡献及评价第75-79页
        一、学术贡献第75-76页
        二、学术地位第76-79页
    第三节 由田汝康反思中国民族学史和学派第79-83页
        一、英雄埋没芳草地第79-80页
        二、同时代学人相比较第80-81页
        三、从田汝康看中国民族学史第81-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5页
附录第95-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下一篇: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