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塑造研究--以鲁南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社会发展背景第11-15页
        1.1.1 农村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第12页
        1.1.2 新农村社区大量涌现第12-13页
        1.1.3 农村政策持续推动第13-15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概念界定第16-23页
        1.3.1 关于社区第16-21页
        1.3.2 社区形象第21页
        1.3.3 新农村形象第21页
        1.3.4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第21-23页
    1.4 研究范围第23-24页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第24-26页
        1.5.1 研究方法第24页
        1.5.2 研究路线第24-26页
第2章 国内外农村社区发展综述第26-47页
    2.1 国内新农村的发展与研究第26-32页
        2.1.1 大陆地区新农村社区的发展政策第26-27页
        2.1.2 新农村社区的形成与类型第27-29页
        2.1.3 新农村社区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2页
    2.2 台湾地区新农村发展第32-35页
        2.2.1 社区总体营造概述第32-34页
        2.2.2 社区总体营造案例解析第34-35页
    2.3 国外农村社区的发展与研究第35-44页
        2.3.1 欧美农村发展概况第36-37页
        2.3.2 日本“造村运动”第37-41页
        2.3.3 韩国新村运动第41-44页
    2.4 新农村社区运行机制分析第44-47页
        2.4.1 社区需求分析第44-45页
        2.4.2 沟通交流渠道分析第45页
        2.4.3 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第45-47页
第3章 国内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分析及构建第47-65页
    3.1 社区视觉形象的有关研究第47-48页
    3.2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特点第48-49页
    3.3 新农村特色要素构成第49-50页
    3.4 农村居民审美观的分析第50-52页
    3.5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分析第52-58页
        3.5.1 社区视觉形象的内容组成第52-56页
        3.5.2 不同视觉形象设计的比较第56-57页
        3.5.3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的作用和意义第57-58页
    3.6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的构建第58-65页
        3.6.1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的构建原则第58-59页
        3.6.2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塑造的途径第59-62页
        3.6.3 新农村社区视觉形象设计的框架第62-65页
第4章 概念设计——湖西大集社区为例第65-87页
    4.1 项目来源及概况第65-66页
    4.2 项目分析第66页
    4.3 主题名称策划及概念深化第66-67页
    4.4 形象设计第67-87页
        4.4.1 基础部分第67-74页
        4.4.2 应用部分第74-87页
第5章 总结第87-92页
    5.1 问题梳理第87-90页
        5.1.1 新农村社区面临的问题第87-88页
        5.1.2 国内外新农村社区的两大类型第88页
        5.1.3 新农村社区与企业视觉形象间的差异第88-89页
        5.1.4 社区形象建设的关键和原则第89-90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90页
    5.3 研究展望第90-91页
    5.4 不足之处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研究成果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构图比较研究
下一篇:论莫迪里阿尼绘画作品中线的呈现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