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细胞质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检测与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术语及符号说明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马铃薯及其种质资源第8-14页
        1.1.1 马铃薯分类背景概况第8-9页
        1.1.2 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起源及演化第9-12页
        1.1.3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慨况第12-13页
        1.1.4 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种质资源第13-14页
    1.2 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4-16页
        1.2.1 RFLP 标记第14页
        1.2.2 RAPD 和 AFLP 标记第14-15页
        1.2.3 SSR 和 ISSR 标记第15-16页
        1.2.4 SCAR 和 CAPS 标记第16页
    1.3 马铃薯细胞质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6-18页
第2章 马铃薯细胞质多态性多重 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第18-28页
    2.1 引言第18-19页
    2.2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2.1 植物材料第19页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2.3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3.1 DNA 提取第20页
        2.3.2 单引物 PCR 扩增第20-21页
        2.3.3 多重 PCR 体系的优化第21页
        2.3.4 多重 PCR 体系的建立第21-2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2.4.1 DNA 纯度检测第22-23页
        2.4.2 单引物 PCR 电泳结果第23-24页
        2.4.3 不同引物浓度对多重 PCR 扩增的影响第24页
        2.4.4 不同退火温度对多重 PCR 体系扩增的影响第24-25页
        2.4.5 不同模板浓度对多重 PCR 扩增的影响第25-26页
        2.4.6 多重 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第26-27页
    2.5 讨论第27页
    2.6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马铃薯细胞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39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实验材料第29页
        3.2.1 植物材料第29页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9页
    3.3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3.1 AF 系列实生苗的获得第29-30页
        3.3.2 FM 系列无菌苗的获得第30页
        3.3.3 PCR 扩增第30页
        3.3.4 细胞质分析第3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4.1 mtDNA 上位点 cob,rps10 的多样性第30-31页
        3.4.2 AF 系列的细胞质遗传背景第31页
        3.4.3 自交系的细胞质遗传背景第31-32页
        3.4.4 FM 系列的细胞质遗传背景第32-33页
        3.4.5 S 系列的细胞质遗传背景第33页
        3.4.6 国内常见品种的细胞质遗传背景第33-34页
        3.4.7 其它品种的细胞质遗传背景第34页
    3.5 讨论第34-38页
    3.6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全文小结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7页
附录第47-67页
    附录 A 细胞质类型统计表第47-59页
        表 A1 FA 系列细胞质类型第47-50页
        表 A2 自交系细胞质类型第50-52页
        表 A3 FM 系列细胞质类型第52-55页
        表 A4 S 系列细胞质类型第55-56页
        表 A5 国内常见品种细胞质类型第56-58页
        表 A6 其它品种细胞质类型第58-59页
    附录 B 细胞质类型多重 PCR 的检测电泳图第59-62页
    附录 C mtDNA 多态性检测电泳图第62-65页
    附录 D 细胞质类型单一 PCR 检测电泳图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秀拉》中黑人女性命运的拉康式解读
下一篇:施钾对甘薯产量品质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