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 西方国家 | 第11页 |
二 商会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7页 |
二 相关文献评述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 文献综述法 | 第18页 |
二 历史研究法 | 第18页 |
三 经验总结法 | 第18-19页 |
第六节 创新之处及写作难点 | 第19-20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二 写作难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西方商会制度演进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第一节 交易成本理论与商会制度 | 第20-23页 |
一 交易成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第20-22页 |
二 交易成本理论与商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与商会的制度安排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理论评述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西方商会制度的演进历程与阶段特征 | 第27-41页 |
第一节 早期西方商人与商人团体制度的产生与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一 早期西方商人与商人团体制度的产生 | 第27-28页 |
二 早期西方商人团体制度的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行会制度的发展与特征分析 | 第29-33页 |
一 中世纪行会组织的类型 | 第29-30页 |
二 中世纪行会制度在西欧各国的演进历程 | 第30-31页 |
三 中世纪行会制度的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节 资本主义时期的商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 | 第33-41页 |
一 资本主义时期商会制度的产生 | 第34-35页 |
二 现行三大资本主义商会制度模式 | 第35-36页 |
三 三大商会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6-41页 |
第四章 西方商会制度演进与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41-55页 |
第一节 西方商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交易成本的视角 | 第41-46页 |
一 厂商的有限理性与行为整合:商会制度产生的基础 | 第41-43页 |
二 政府公共职能的约束与下放: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 | 第43-46页 |
第二节 西方商会制度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46-55页 |
一 早期西方商人团体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46-48页 |
二 中世纪行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48-52页 |
三 资本主义商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5-62页 |
第一节 西方商会制度的发展脉络分析 | 第55-56页 |
第二节 西方商会制度的一般特征 | 第56-58页 |
一 各时期的商会组织都是依法成立的 | 第57页 |
二 为会员提供服务是商会的主要职能 | 第57页 |
三 商会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 | 第57-58页 |
四 商会必须与政府进行合作 | 第58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商会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58-62页 |
一 完善商会立法,实现有法可依 | 第59页 |
二 整合商会组织,实现有序管理 | 第59-60页 |
三 加强商会治理,实现科学发展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