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条口透承山结合局部电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10-14页 |
一、定义 | 第10页 |
二、流行病学 | 第10页 |
三、自然病程 | 第10-11页 |
四、病因 | 第11-12页 |
五、病理变化 | 第12页 |
六、鉴别诊断 | 第12-13页 |
七、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14-23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4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三、辨证分型 | 第15-16页 |
四、中医治疗现状 | 第16-22页 |
五、小结与展望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3-38页 |
第一节 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3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一、研究方案 | 第24页 |
二、随机分组方法 | 第24页 |
三、治疗方案及操作方法 | 第24-26页 |
四、疗效观察 | 第26-27页 |
五、疗效判定标准 | 第27页 |
六、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28-33页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第28页 |
二、基线比较 | 第28-29页 |
三、疗效分析 | 第29-32页 |
四、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观察 | 第32页 |
五、结论 | 第32-33页 |
第四节 讨论与分析 | 第33-38页 |
一、对侧取穴的选择依据 | 第33-34页 |
二、穴位处方的选择依据 | 第34-36页 |
三、治疗时点的选择 | 第36页 |
四、研究的创新性 | 第36页 |
五、不足与展望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