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人道、王道--从天人视域看船山的政治思想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动机 | 第9-11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三、研究状况 | 第13-21页 |
第一章 以德论气的天道思想 | 第21-46页 |
前言 | 第21-22页 |
一、气学概念的重建 | 第22-34页 |
1、阴阳二气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23-31页 |
2、以健顺之德论理气合一 | 第31-34页 |
二、阴阳化生万物事件之诠释 | 第34-44页 |
1、人物皆有道思想 | 第34-41页 |
2、船山天人合一思想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二章 以"当然"论人道 | 第46-72页 |
前言 | 第46-47页 |
一、天、命、性的概念重构 | 第47-61页 |
1、性、道专就人言 | 第47-51页 |
2、气质之性重新界定 | 第51-58页 |
3、性以健顺为体思想 | 第58-61页 |
二、"当然"之人道释义 | 第61-70页 |
1、性之理内容 | 第61-65页 |
2、固有之心与情、才之可为善 | 第65-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三章 以"能然"论人道 | 第72-90页 |
前言 | 第72-73页 |
一、"率性之谓道"新诠 | 第73-76页 |
1、道本于性 | 第73-74页 |
2、尽才得理 | 第74-76页 |
二、"能然"之人道释义 | 第76-88页 |
1、三达德——修道之天德良能 | 第76-79页 |
2、尽心、思诚——修道之根本工夫 | 第79-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四章 天德王道合一论 | 第90-122页 |
前言 | 第90-91页 |
一、由"人之差等"出发 | 第91-105页 |
1、人道之能然规定人之差等 | 第91-98页 |
2、人之差等亦为天所秩思想 | 第98-105页 |
二、天德王道合一论 | 第105-120页 |
1、由仁心可推出仁政 | 第106-113页 |
2、教化为王道之内容 | 第113-119页 |
3、齐家为王道之手段 | 第119-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王道世界之实现 | 第122-165页 |
前言 | 第122页 |
一、君德为立教之本 | 第122-142页 |
1、帝王慎密之修 | 第123-133页 |
2、尽己、推己为君德之全 | 第133-142页 |
二、礼乐刑政为立教之本 | 第142-152页 |
1、礼乐教化 | 第143-149页 |
2、出礼入刑 | 第149-150页 |
3、政本礼立 | 第150-152页 |
三、修己治人之分殊 | 第152-163页 |
小结 | 第163-16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65-175页 |
一、本论文主要内容之回顾 | 第165-171页 |
二、本论文研究意义之说明 | 第171-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175-181页 |
后记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