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15页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23页 |
1.2.1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再生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 第18-21页 |
1.2.3 混凝土疲劳实验概况 | 第21-2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普通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研究 | 第24-44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概况 | 第24-33页 |
2.2.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24-27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2.3 骨料的级配与吸水率 | 第29-31页 |
2.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31页 |
2.2.5 普通混凝土疲劳实验 | 第31-33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2.3.1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2.3.2 剩余强度模型 | 第36-38页 |
2.3.3 混凝土剩余抗压强度衰减规律 | 第38-39页 |
2.3.4 混凝土刚度衰减规律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再生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研究 | 第44-61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实验概况 | 第44-50页 |
3.2.1 再生粗骨料制备 | 第44-46页 |
3.2.2 试件制作 | 第46-47页 |
3.2.3 配制方法 | 第47-48页 |
3.2.4 试件分组 | 第48-50页 |
3.3 疲劳实验数据处理 | 第50-54页 |
3.3.1 20%取代率疲劳实验 | 第50-51页 |
3.3.2 40%取代率疲劳实验 | 第51-52页 |
3.3.3 60%取代率疲劳实验 | 第52-53页 |
3.3.4 80%取代率疲劳实验 | 第53-54页 |
3.4 再生混凝土强度衰减规律 | 第54-60页 |
3.4.1 再生混凝土剩余强度基本规律 | 第54-55页 |
3.4.2 再生混凝土剩余强度公式 | 第55-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再生混凝土刚度衰减规律分析论 | 第61-72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再生混凝土刚度衰减实验 | 第61-68页 |
4.3 再生混凝土刚度预测公式 | 第68页 |
4.4 以取代率和循环次数预测剩余割线模量 | 第68-71页 |
4.4.1 30%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剩余割线模量及疲劳寿命预测 | 第69-70页 |
4.4.2 70%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剩余割线模量及疲劳寿命预测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结论 | 第72页 |
5.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