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依据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特点与方式 | 第14-17页 |
2.1 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2.1.1 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 第14页 |
2.1.2 环境公益诉讼对象包括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 | 第14页 |
2.1.3 环境公益诉讼能够进行事前预防 | 第14-15页 |
2.2 环境公益诉讼裁决的执行方式 | 第15-17页 |
2.2.1 法院主动执行 | 第15页 |
2.2.2 先予执行 | 第15-16页 |
2.2.3 代履行 | 第16-17页 |
第3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现状 | 第17-25页 |
3.1 近年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进展 | 第17-20页 |
3.1.1 执行的回访制度 | 第17-18页 |
3.1.2 案件执行的监督 | 第18页 |
3.1.3 地方的探索与实践 | 第18-20页 |
3.2 裁决执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0-25页 |
3.2.1 环境修复工作难点众多 | 第20-22页 |
3.2.2 裁决执行中多方主体观念的偏离 | 第22页 |
3.2.3 赔偿金给付、使用、监管中的欠缺 | 第22-24页 |
3.2.4 第三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 | 第24页 |
3.2.5 “环境基金”设立存在的障碍 | 第24-25页 |
第4章 域外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考察 | 第25-30页 |
4.1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执行的相关经验 | 第25-26页 |
4.1.1 公民诉讼执行中的公民监督职能 | 第25页 |
4.1.2 公民诉讼对环境案件执行方式的拓展 | 第25-26页 |
4.2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经验 | 第26-30页 |
4.2.1 对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严格性 | 第27页 |
4.2.2 促进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方式 | 第27-30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裁决执行的建议 | 第30-39页 |
5.1 环境修复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 第30-32页 |
5.1.1 确定修复费用的区别对待 | 第30-31页 |
5.1.2 修复费用的分期支付 | 第31页 |
5.1.3 实施的具体化 | 第31-32页 |
5.1.4 环境修复工作标准的完善 | 第32页 |
5.2 司法能动性的增强 | 第32-33页 |
5.3 赔偿金制度的健全 | 第33-35页 |
5.3.1 赔偿金的给付保障 | 第33-34页 |
5.3.2 赔偿金运用、监管及其效果评估 | 第34-35页 |
5.4 引进符合我国实情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 第35-36页 |
5.5 第三方监察机制的强化 | 第36-37页 |
5.5.1 第三方监察的内涵 | 第36页 |
5.5.2 第三方监察主体的界定 | 第36页 |
5.5.3 第三方监察机构的完善 | 第36-37页 |
5.6 环境公益基金制度的设立 | 第37-39页 |
5.6.1 设立环境公益基金制度的合理性 | 第37页 |
5.6.2 解决环境公益基金设立的难点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