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方案 | 第15-26页 |
1.研究对象 | 第15-17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5页 |
1.3 病例选择 | 第15-16页 |
1.3.1 纳入标准 | 第15-16页 |
1.3.2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1.3.3 中止标准 | 第16页 |
1.3.4 剔除、脱落标准 | 第16页 |
1.4 样本含量估计 | 第16-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26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1.1 物理特性(温度)检测仪器 | 第17页 |
2.1.2 机械痛阈检测仪器 | 第17页 |
2.1.3 压痛阈检测仪器 | 第17-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2.2.1 环境要求 | 第18页 |
2.2.2 仪器调试 | 第18页 |
2.2.3 操作方法 | 第18-20页 |
2.2.4 检测流程 | 第20-22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22-23页 |
2.3.1 一般项目 | 第22页 |
2.3.2 生物学指标 | 第22-23页 |
2.3.3 观察指标 | 第23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5 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 | 第24-25页 |
2.5.1 数据录入 | 第24页 |
2.5.2 数据处理分析 | 第24页 |
2.5.3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 第24-25页 |
2.5.4 伦理学审查 | 第25页 |
2.6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第25-26页 |
研究结果 | 第26-50页 |
3.1 基线分析 | 第26-27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27-50页 |
3.2.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及敏感点触诊结果 | 第27-29页 |
3.2.2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及敏感点痛阈结果 | 第29-37页 |
3.2.3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及敏感点温度特性结果 | 第37-43页 |
3.2.4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痛阈与温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比较结果 | 第43-46页 |
3.2.5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外敏感点与其邻近经穴比较结果 | 第46-50页 |
讨论 | 第50-74页 |
1.穴位敏化的认识 | 第50-52页 |
1.1 中医对穴位敏化的认识 | 第50-51页 |
1.2 现代医学对穴位敏化的认识 | 第51-52页 |
2.中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52-54页 |
2.1 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52-53页 |
2.2 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53-54页 |
3.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敏化现象的临床研究现状 | 第54页 |
4.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54-56页 |
4.1 关于膝骨性关节炎检测范围及穴位的确定 | 第54-55页 |
4.2 试验仪器的确定 | 第55-56页 |
5.关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敏化现象的讨论 | 第56-71页 |
5.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敏化现象普遍存在,穴位热敏化是其明显的表现形式 | 第56-67页 |
5.1.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敏化经穴主要分布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 | 第56-59页 |
5.1.2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外敏感点的敏化 | 第59页 |
5.1.3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触诊痛敏感经穴主要在足三阳经,触诊经穴外敏感点主要在足三阴经循行部位 | 第59-61页 |
5.1.4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痛敏化现象普遍存在 | 第61-64页 |
5.1.5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热敏化现象普遍存在 | 第64-65页 |
5.1.6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热敏化是更明显的表现形式 | 第65-67页 |
5.2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形敏、痛敏、热敏有一定重合度 | 第67-70页 |
5.2.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形敏、痛敏、热敏在膝关节外侧、后侧重合度较高 | 第67页 |
5.2.2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外敏感点痛敏、热敏在膝关节内侧重合较高 | 第67页 |
5.2.3 穴位局部感受器与敏化激活密切相关 | 第67-69页 |
5.2.4 穴位敏化机制探讨 | 第69页 |
5.2.5 穴位敏化表现形式对干预手法的选择指导 | 第69-70页 |
5.3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热敏化及痛敏化的界定(标准) | 第70页 |
5.4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外敏感点与传统经穴的敏感性有一致性 | 第70-71页 |
6.本课题与国内其他团队相关研究的对比分析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89页 |
综述 | 第80-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