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审美性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弗洛姆自由思想之来源 | 第10-14页 |
(一) 生活经历及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二) 思想渊源与理论生长点 | 第11-14页 |
二、积极自由之实现 | 第14-21页 |
(一) 自由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 第14-16页 |
(二) 积极自由的实现依赖于人的自发性的活动 | 第16-21页 |
1. 创造性是自发性活动的重要表现 | 第17-18页 |
2. “爱”是这种自发性的主要成份 | 第18-21页 |
三、审美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 | 第21-34页 |
(一) 审美意象的生成离不开个人的情感经验 | 第21-25页 |
(二) 实现审美创造的意志有更大的自由度 | 第25-29页 |
(三) 原创性是艺术的本性要求 | 第29-34页 |
四、审美作为一种“爱”的交往活动 | 第34-51页 |
(一) 审美直觉与主体的自我实现 | 第34-39页 |
(二) 审美想象与主客体间的互融统一 | 第39-46页 |
(三) 审美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第46-51页 |
五、审美活动与积极自由之实现 | 第51-65页 |
(一) 自由之殇与离家之痛 | 第51-56页 |
(二) 审美追求与归家之路 | 第56-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