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对氮素胁迫响应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保绿型玉米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保绿型玉米的概念第11页
        1.2.2 保绿型玉米的分类第11-12页
        1.2.3 保绿型玉米的特性第12页
        1.2.4 保绿型玉米的遗传研究第12-13页
    1.3 氮素对保绿型玉米自交系的影响研究第13-19页
        1.3.1 碳氮代谢第13-15页
        1.3.2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第15-16页
        1.3.3 玉米衰老第16-18页
        1.3.4 玉米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第18-19页
        1.3.5 产量与品质第19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案第21-26页
    2.1 试验设计第21-22页
        2.1.1 材料的选择第21页
        2.1.2 试验用地第21页
        2.1.3 试验方案第21-22页
    2.2 田间表型性状的测定第22页
        2.2.1 绿叶面积及绿叶数第22页
        2.2.2 穗位叶 SPAD第22页
        2.2.3 叶片净光合速率第22页
    2.3 干物质及氮含量的测定第22页
    2.4 产量及籽粒物质成分分析第22-23页
    2.5 穗位叶各生理指标测定第23-25页
        2.5.1 穗位叶样品采集第23页
        2.5.2 光合关键羧化酶的测定第23页
        2.5.3 保护酶与丙二醛第23-24页
        2.5.4 可溶性蛋白第24-25页
        2.5.5 氮代谢关键酶第25页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36页
    3.1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穗部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6页
    3.2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26-27页
    3.3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碳代谢的影响第27-28页
        3.3.1 净光合速率第27页
        3.3.2 光合羧化酶第27-28页
    3.4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氮代谢的影响第28-30页
        3.4.1 氮代谢关键酶第28-29页
        3.4.2 各玉米器官吐丝后含氮量的动态变化第29-30页
    3.5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衰老的影响第30-33页
        3.5.1 绿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第30-31页
        3.5.2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第31页
        3.5.3 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第31-33页
    3.6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氮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3-34页
        3.6.1 氮素利用效率第33页
        3.6.2 吐丝后各器官氮素转移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第33-34页
    3.7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的影响第34-36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36-41页
    4.1 讨论第36-40页
        4.1.1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衰老进程差异性的影响第36-37页
        4.1.2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第37-38页
        4.1.3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氮素同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8-39页
        4.1.4 氮素胁迫对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9-40页
        4.1.5 不同保绿性玉米自交系碳氮代谢的协同性第40页
    4.2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1页
附录第51-56页
缩略词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高频再生基因型筛选及基因枪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下一篇:玉米外源抗虫基因转化体创制与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