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4页 |
1 前言 | 第14-15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2.1.1 细胞系 | 第15页 |
2.1.2 组织标本 | 第15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1.5 生物信息学网址和计算机分析软件 | 第16-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5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17页 |
2.2.2 质粒提取 | 第17-18页 |
2.2.3 基因的瞬时转染 | 第18页 |
2.2.4 Real-timePCR检测 | 第18-21页 |
2.2.5 WesternBlot | 第21-23页 |
2.2.6 PIN1基因3'-非翻译区-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构建及活性分析 | 第23页 |
2.2.7 CCK8检测 | 第23-24页 |
2.2.8 Transwell实验 | 第24页 |
2.2.9 免疫荧光实验 | 第24页 |
2.2.10 细胞凋亡实验 | 第24-25页 |
2.2.11 统计学数据分析 | 第2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5-33页 |
3.1 miR-200c参与喉癌的发生和发展 | 第25-26页 |
3.2 miR-200c 抑制喉癌 Hep-2 细胞迁移、减弱中心体异常扩增 | 第26-28页 |
3.3 miR-200c靶基因的预测和鉴定 | 第28-30页 |
3.4 miR-200c 通过调控 PIN1 抑制喉癌 Hep-2 细胞的迁移和中心体异常扩增 | 第30-33页 |
4 讨论 | 第33-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综述 | 第4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