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孤山水电站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第17-26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7-18页
    2.2 地质环境条件第18-26页
        2.2.1 气象水文第18-21页
        2.2.2 地形地貌第21-22页
        2.2.3 地层岩性第22页
        2.2.4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第22-23页
        2.2.5 水文地质条件第23-24页
        2.2.6 岩土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第24-25页
        2.2.7 人类工程活动第25-26页
3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第26-42页
    3.1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第26-28页
        3.1.1 滑坡第26页
        3.1.2 崩塌第26-27页
        3.1.3 泥石流第27页
        3.1.4 地面塌陷第27-28页
        3.1.5 地裂缝第28页
    3.2 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第28-40页
    3.3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第40-42页
        3.3.1 岩土类型第41页
        3.3.2 地貌条件第41页
        3.3.3 人为因素第41-42页
4 基于GIS的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第42-51页
    4.1 GIS(地理信息系统)简介第42-46页
        4.1.1 GIS的基本概念第42页
        4.1.2 GIS的构成第42-43页
        4.1.3 GIS的数据结构第43-44页
        4.1.4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第44-46页
    4.2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6-47页
    4.3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7-48页
    4.4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第48-51页
        4.4.1 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的基本原理第48页
        4.4.2 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第48-51页
5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第51-63页
    5.1 评价单元划分第51页
    5.2 评价因子的选取第51-55页
        5.2.1 山坡坡度指标第52-53页
        5.2.2 山坡坡向指标第53页
        5.2.3 土地利用类型指标第53-54页
        5.2.4 高程分布第54-55页
        5.2.5 地下水的径流图第55页
    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过程第55-60页
        5.3.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5-57页
        5.3.2 地质灾害风险指数计算第57-60页
    5.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第60页
    5.5 研究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第60-63页
        5.5.1 重大滑坡地质灾害减灾措施第60-61页
        5.5.2 重大崩塌地质灾害减灾措施第61页
        5.5.3 重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减灾措施第61-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展望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adoop的音乐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交通系统数据融合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