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概述 | 第7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第7-10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一般原理 | 第7-8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方法 | 第8-10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机理 | 第10-11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11-16页 |
·分子印迹的原材料 | 第11-13页 |
·聚合反应的条件 | 第13页 |
·制备的方法 | 第13-16页 |
·分子印迹的表征方法 | 第1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6页 |
·电势测定法 | 第16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 | 第16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第16-19页 |
·化学仿生传感器 | 第17-18页 |
·色谱分析与分离 | 第18页 |
·固相萃取 | 第18-19页 |
·模拟酶催化 | 第1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9-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柚皮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21-33页 |
·前言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制备过程 | 第22页 |
·柚皮苷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2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形貌表征 | 第2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页 |
·柚皮苷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标准曲线 | 第22-23页 |
·MIPMs对底物的平衡结合实验 | 第23-24页 |
·MIPMs对底物的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种子溶胀聚合机理 | 第24-25页 |
·试剂用量的选择 | 第25页 |
·MIPMs识别机理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25-28页 |
·MIPMs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印迹聚合物中非均一性结合位点的形成 | 第29-30页 |
·MIPMs的识别性能 | 第30-31页 |
·MIPMs对柚皮苷的吸附动力学 | 第31页 |
·MIPMs的平衡结合性能的评价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和厚朴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33-44页 |
·前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制备过程 | 第34页 |
·和厚朴酚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形貌表征 | 第34-35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页 |
·和厚朴酚氯仿溶液的紫外吸收标准曲线 | 第35-36页 |
·MIPMs对底物的平衡结合实验 | 第36页 |
·MIPMs对底物的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36页 |
·Honokiol-MIPMs测定厚朴中的和厚朴酚标示量百分含量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MIPMs识别机理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36-39页 |
·聚苯乙烯种球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态 | 第39-40页 |
·MIPMs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页 |
·MIPMs的识别性能 | 第40页 |
·MIPMs对和厚朴酚的吸附动力学 | 第40-41页 |
·MIPMs的平衡结合性能的评价 | 第41-42页 |
·中药厚朴中和厚朴酚的提取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