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高速铁路路基及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现状第13-20页
        1.3.1 复合地基地震响应研究第13-16页
        1.3.2 路基地震响应研究第16-19页
        1.3.3 研究不足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动力作用边界条件及地震动输入研究第22-36页
    2.1 一维弹性波动标准方程及其一般解第22-24页
    2.2 动力人工边界第24-29页
        2.2.1 粘性边界第24-25页
        2.2.2 粘弹性边界第25-27页
        2.2.3 透射边界第27-28页
        2.2.4 自由场边界第28-29页
    2.3 地震动输入第29-33页
        2.3.1 粘弹性远界模型第30-32页
        2.3.2 透射边界模型第32页
        2.3.3 自由场边界模型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6页
3 动力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6-46页
    3.1 工程概况第36-38页
        3.1.1 地层岩性第36-38页
        3.1.2 地质构造第38页
        3.1.3 水文地质第38页
    3.2 Midas简介第38-39页
    3.3 计算模型建立第39-42页
        3.3.1 基本假定第39页
        3.3.2 材料本构模型第39-40页
        3.3.3 材料参数选取第40页
        3.3.4 模型范围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第40-41页
        3.3.5 整体模型第41-42页
    3.4 阻尼系数第42-43页
    3.5 地震波选取和输入第43-45页
    3.6 分析时间间隔第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分析第46-70页
    4.1 桩体地震响应第46-51页
    4.2 影响因素分析第51-67页
        4.2.1 褥垫层的影响第51-58页
        4.2.2 桩参数的影响第58-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70页
5 复合地基路基地震响应分析第70-92页
    5.1 未加筋路基地震响应第70-81页
        5.1.1 水平方向地震响应分析第70-74页
        5.1.2 中心线方向地震响应分析第74-78页
        5.1.3 沿坡面地震响应分析第78-81页
    5.2 加筋路基地震响应第81-85页
    5.3 加筋路基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第85-89页
        5.3.1 加筋间距的影响第85-87页
        5.3.2 土工格栅模量的影响第87-89页
    5.4 本章小结第89-9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6.1 结论第92-93页
    6.2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作者简历第98-10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真CTC车站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站行人疏散特性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