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红斑狼疮论文

黄芪注射液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襞微循环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对象第13-15页
    1.1 病例来源第13页
    1.2 健康志愿者第13页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第13-14页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第14页
    1.5 纳入标准第14-15页
    1.6 排除标准第15页
    1.7 病例脱落标准第15页
2 操作方法第15-18页
    2.1 试验器材第15-16页
    2.2 试验用药第16页
    2.3 试验分组方法第16页
    2.4 治疗方法第16-17页
    2.5 观察方法第17页
    2.6 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方法第17-18页
    2.7 甲襞微循环检测的观察指标第18页
    2.8 辅助检查指标第18页
3 统计方法第18页
4 研究结果第18-25页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8-19页
    4.2 各组研究对象的甲襞微循环比较第19-20页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形态指标比较第20-21页
    4.4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流态指标比较第21-22页
    4.5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袢周状态比较第22-23页
    4.6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微循环积分比较第23-24页
    4.7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第24-25页
5 讨论第25-33页
    5.1 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25-26页
    5.2 微循环障碍是SLE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第26-27页
        5.2.1 皮肤微血管的改变第26页
        5.2.2 粘膜微血管的改变第26-27页
        5.2.3 脏器微血管的改变第27页
    5.3 甲襞的病理组织学第27-28页
    5.4 甲襞微循环检测第28页
    5.5 中药黄芪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第28-29页
    5.6 SLE治疗原则第29-30页
    5.7 SLE常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第30页
    5.8 黄芪注射液改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结果及意义第30-33页
结论第33-34页
问题与展望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附录第38-43页
附图第43-46页
缩略词表第46-47页
综述第47-58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对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下一篇:富含血小板血浆促进糖尿病创面血管新生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