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约谈问题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行政约谈的内涵解析 | 第9-16页 |
| (一)行政约谈的概念 | 第9-10页 |
| (二)行政约谈的特征 | 第10-13页 |
| (三)行政约谈的目的与功能 | 第13-16页 |
| 二、行政约谈的生成以及类型划分 | 第16-25页 |
| (一)行政约谈的生成分析 | 第16-20页 |
| (二)行政约谈的规范文本分析 | 第20-22页 |
| (三)行政约谈的类型划分 | 第22-24页 |
| (四)基于行政行为理论来探究行政约谈 | 第24-25页 |
| 三、行政约谈的法律属性探究 | 第25-45页 |
| (一)行政约谈法律属性探讨的思路 | 第25-26页 |
| (二)行政约谈的属性争议 | 第26-32页 |
| (三)本文对现有主要观点的回应 | 第32-37页 |
| (四)行政约谈与行政指导的耦合 | 第37-42页 |
| (五)走出界定困境重申严格主义立场 | 第42-45页 |
| 四、应然和实然之间:驱散属性之争最后的迷雾 | 第45-50页 |
| (一)行政约谈的排除事项 | 第45-47页 |
| (二)如何平衡约谈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程度 | 第47-48页 |
| (三)如何权衡监督(指导)与处分(处罚)的关系 | 第48-49页 |
| (四)如何理解利益诱导与责任承担的区别 | 第49-50页 |
| 五、行政约谈的现实运用及其规制 | 第50-60页 |
| (一)行政约谈在现实中的实施效果 | 第50-53页 |
| (二)行政约谈的异化现象 | 第53-57页 |
| (三)行政约谈法治化路径规制 | 第57-60页 |
| 六、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