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民事检察监督概况 | 第11-14页 |
第一节 民事检察监督的概念 | 第11-13页 |
一、民事检察监督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 第12页 |
三、民事检察监督的历史和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废争议 | 第13-14页 |
一、废除论 | 第13页 |
二、现时保留论 | 第13页 |
三、有限保留论 | 第13页 |
四、不断加强论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诠释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法院诉讼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 第14-16页 |
一、法院诉讼行为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法院诉讼行为的分类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概念和分类 | 第16-17页 |
一、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概念 | 第16页 |
二、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分类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危害性及补救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一、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危害性 | 第17-18页 |
二、诉讼行为瑕疵补救的理论争议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历史与现状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的理论观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法律中关于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的相关规定 | 第20-24页 |
一、民国时期的相关规定 | 第20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规定 | 第20-23页 |
三、民诉法规定的补救方式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对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的现状 | 第24-29页 |
第四章 我国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29-31页 |
第一节 我国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9-30页 |
一、检察机关的补救 | 第29页 |
二、法院的补救 | 第29页 |
三、当事人的补救 | 第29页 |
四、人大及其他组织的补救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补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1页 |
一、立法的缺陷 | 第30页 |
二、执法的缺陷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以民事检察监督模式构建我国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制度 | 第31-42页 |
第一节 构建我国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制度的立论依据 | 第31-33页 |
一、诉讼程序价值的独立性 | 第31-32页 |
二、诉讼程序违法现象的普遍存在 | 第32页 |
三、维护诉讼法律权威,强化诉讼程序意识的需要 | 第32页 |
四、诉讼法律规范本身的要求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以民事检察监督模式构建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6页 |
一、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补救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合理性 | 第33-35页 |
二、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补救法院诉讼行为瑕疵的优势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以民事检察监督构建法院诉讼行为瑕疵补救制度的设计 | 第36-42页 |
一、扩大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进行补救的范围 | 第36-38页 |
二、明确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进行补救的标准 | 第38-39页 |
三、规范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进行补救的程序 | 第39-41页 |
四、赋予检察机关调卷权、调查取证权等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