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鱼类养殖论文--河口性鱼(溯河降海)论文--银鱼论文

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繁殖特性及资源恢复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太湖新银鱼的生物学特性第9-10页
        1.1.1 银鱼的分布及生长特性第9页
        1.1.2 银鱼的饵料生物组成第9-10页
        1.1.3 银鱼的种群特点第10页
    1.2 银鱼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银鱼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1-12页
    1.4 银鱼资源量波动研究第12-13页
    1.5 银鱼移植对本土生物的影响第13-14页
    1.6 银鱼资源利用现状第14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五强溪水库水环境调查与水质评价第16-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1 设置采样点第16-17页
        2.1.2 水质分析样的采集和处理第17-18页
        2.1.3 浮游生物采集第18-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27页
        2.2.1 五强溪水库水体理化指标第19-24页
        2.2.2 五强溪水库水质评价第24-25页
        2.2.3 浮游生物组成第25-27页
    2.3 讨论第27-30页
        2.3.1 五强溪水库水质等级评价第27页
        2.3.2 水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第27-28页
        2.3.3 水环境保护对策第28页
        2.3.4 水资源利用第28-30页
第三章 太湖新银鱼繁殖特性研究第30-37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0-31页
        3.1.1 采样点设置第30页
        3.1.2 样品采集第30页
        3.1.3 实验室分析内容第30-31页
    3.2 结果第31-35页
        3.2.1 雌雄银鱼形态区别及副性征第31页
        3.2.2 卵巢周年变化第31-33页
        3.2.3 繁殖力第33-35页
    3.3 讨论第35-37页
        3.3.1 太湖新银鱼的繁殖力第35页
        3.3.2 怀卵量与体长、体重的关系第35页
        3.3.3 太湖新银鱼的产卵类型与繁殖期第35-37页
第四章 太湖新银鱼资源恢复利用技术探讨第37-44页
    4.1 方法第37-38页
        4.1.1 银鱼基础群体的补充第37页
        4.1.2 其他鱼类的合理放养第37页
        4.1.3 银鱼合理捕捞量和留存量的估算第37-3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8页
        4.2.1 基础群体的补充第38页
        4.2.2 银鱼留存量第38页
        4.2.3 银鱼合理的年捕捞量第38页
    4.3 讨论第38-44页
        4.3.1 水库条件对太湖新银鱼资源变动的影响第38-41页
        4.3.2 增殖保护措施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研究--以大连长兴岛经济区为例
下一篇:过渡金属膦酸盐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