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影像时代中的电视剧文化与青少年价值取向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影像时代的来临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影像文化的载体——电视剧在中国 | 第20-24页 |
一、历时溯源: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轨迹 | 第21-22页 |
二、共时生态:多元话语的分化与合奏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影像的“他人导向”:电视剧文化与青少年价值取向 | 第24-28页 |
第二章 电视剧的青少年受众研究 | 第28-4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作为结构性受众的青少年 | 第30-34页 |
一、关于青少年受众态度及行为的整体考察 | 第30-33页 |
二、关于青少年身份构成与行为模式的交叉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作为行为性及文化性受众的青少年 | 第34-43页 |
一、作为行为性受众的青少年:使用与满足 | 第35-38页 |
二、作为文化性受众的青少年:媒介接受与意义协商 | 第38-43页 |
第三章 电视剧文化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43-53页 |
第一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电视剧文化与价值取向建构 | 第43-48页 |
一、政治话语与文化召唤:协商式认同 | 第43-45页 |
二、社会脉动与个体诉求:反思中成长 | 第45-47页 |
三、娱乐工场与消费神话:在快感中迷失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电视剧文化与价值取向变迁 | 第48-53页 |
一、从一元价值取向到多元价值取向 | 第49-50页 |
二、时间维度:传统与现代 | 第50-51页 |
三、空间维度:东方与西方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以电视剧文化引导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策略 | 第53-62页 |
第一节 机构:构建多元共建的电视规制体制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文本:制作积极健康的电视剧作品 | 第55-58页 |
第三节 受众:注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一 | 第68-69页 |
附录二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