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斜交桥概述 | 第12-14页 |
1.1.1 斜交桥发展背景 | 第12页 |
1.1.2 斜交桥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12-14页 |
1.1.3 斜交箱梁桥的定义 | 第14页 |
1.2 斜交箱梁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7页 |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斜交箱梁桥分析方法 | 第19-31页 |
2.1 斜交箱梁桥构造特点 | 第19-20页 |
2.2 斜交箱梁桥行为特点 | 第20-21页 |
2.3 基于空间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2.3.1 板壳单元法 | 第21-22页 |
2.3.2 三维实体单元法 | 第22页 |
2.3.3 梁格法 | 第22页 |
2.4 斜交箱梁桥简化计算方法 | 第22-30页 |
2.4.1 单跨斜支承梁分析理论及方法 | 第22-28页 |
2.4.2 连续斜支承梁分析理论及方法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斜交箱梁桥受力特性分析 | 第31-61页 |
3.1 实例概述 | 第31-32页 |
3.2 受力特性分析内容概述 | 第32页 |
3.3 梁格计算模型分析 | 第32-46页 |
3.3.1 梁格基本理论 | 第32-35页 |
3.3.2 梁格模型确立 | 第35-36页 |
3.3.3 梁格模型结果分析 | 第36-46页 |
3.4 三维实体单元计算模型分析 | 第46-58页 |
3.4.1 三维实体单元模型模拟基本理论 | 第46-47页 |
3.4.2 三维实体单元模型确立 | 第47-49页 |
3.4.3 三维实体单元模型结果分析 | 第49-58页 |
3.5 基于模型结果分析的斜交箱梁桥受力特性总结 | 第58-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斜度对主梁结构行为影响分析 | 第61-66页 |
4.1 斜交箱梁桥力学行为影响因素 | 第61页 |
4.2 结构分析基本假定 | 第61-62页 |
4.3 不同斜度下控制截面内力与位移影响分析 | 第62-65页 |
4.3.1 不同斜度下控制截面内力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4.3.2 不同斜度下控制截面位移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斜交各纵梁截面弯矩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 第66-76页 |
5.1 概述 | 第66-67页 |
5.2 计算分析中的荷载作用 | 第67页 |
5.3 计算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 第67-68页 |
5.4 斜交各纵梁截面弯矩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 第68-75页 |
5.4.1 正交单梁模型与梁格模型计算差异比较 | 第68-69页 |
5.4.2 活载作用下各纵梁跨中截面弯矩实用计算方法 | 第69-72页 |
5.4.3 活载作用下各纵梁支点截面弯矩实用计算方法 | 第72-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斜交箱梁桥结构响应试验研究 | 第76-87页 |
6.1 工程背景 | 第76-77页 |
6.2 桥梁结构测试方法 | 第77页 |
6.2.1 桥梁结构的静载试验 | 第77页 |
6.2.2 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 | 第77页 |
6.3 斜交箱梁桥静载试验 | 第77-82页 |
6.3.1 静载试验内容 | 第77-81页 |
6.3.2 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1-82页 |
6.4 斜交箱梁桥动载试验 | 第82-85页 |
6.4.1 动载试验内容 | 第82-83页 |
6.4.2 动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3-8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