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小剧场--大河剧场调查报告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图表和图片目录 | 第8-10页 |
| 绪论 | 第10-20页 |
| 1 调查背景 | 第10页 |
| 2 调查缘起 | 第10-11页 |
| 3 调查意义 | 第11页 |
| 4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5 调查时间及地点 | 第14-15页 |
| 6 调查方法 | 第15-16页 |
| 7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 第16-17页 |
| 8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9 调查的难点 | 第19-20页 |
| 第一章 大河剧场的市场定位调查 | 第20-34页 |
| 1.1 甘肃省首家专业小剧场 | 第20-22页 |
| 1.2 戏剧与酒吧组合 | 第22-24页 |
| 1.3 戏剧特色:“探索+现实”的个人表达 | 第24-28页 |
| 小结:错位的市场定位 | 第28-34页 |
| 第二章 大河剧场剧目创作能力调查 | 第34-44页 |
| 2.1 一度创作:专业的剧本和编剧 | 第34-37页 |
| 2.1.1 专业的编剧 | 第34-35页 |
| 2.1.2 原创和经典的演出剧本 | 第35-37页 |
| 2.2 二度创作:敬业的导演 | 第37-39页 |
| 2.2.1 导演的专业素质 | 第37-38页 |
| 2.2.2 认真的导演作风 | 第38-39页 |
| 2.3 三度创作: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同台 | 第39-41页 |
| 2.3.1 专业演员:舞台经验丰富 | 第39-40页 |
| 2.3.2 业余演员:文化素质高,理解力强 | 第40-41页 |
| 小结:剧目创作的不足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大河剧场剧目的展演形式调查 | 第44-51页 |
| 3.1 演员和受众近距离的观演关系 | 第44-46页 |
| 3.1.1 打破表演区和观众区的界线 | 第44-45页 |
| 3.1.2 展现近距离舞台表演魅力 | 第45页 |
| 3.1.3 受众参与演出 | 第45-46页 |
| 3.2 大河近距离观演的优势 | 第46-49页 |
| 3.2.1 增强受众亲近感 | 第46-47页 |
| 3.2.2 演员和受众近距离互动交流 | 第47-48页 |
| 3.2.3 强化情感体验 | 第48-49页 |
| 小结:寻找舒适的观演关系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大河的受众定位和受众调查 | 第51-67页 |
| 4.1 大河的受众定位调查:“双重”受众定位 | 第51-52页 |
| 4.1.1 “双重”受众定位 | 第51页 |
| 4.1.2 剧场和酒吧的受众冲突 | 第51-52页 |
| 4.2 大河的实际受众构成 | 第52-58页 |
| 4.2.1 “圈子”里的受众 | 第53-54页 |
| 4.2.2 少数的忠实受众 | 第54页 |
| 4.2.3 成熟的受众群体还未形成 | 第54-58页 |
| 4.3 大河戏剧俱乐部:培养受众的尝试 | 第58-62页 |
| 4.3.1 专业的培训方式 | 第58-60页 |
| 4.3.2 数量有限的参与者 | 第60页 |
| 4.3.3 “初见成效”的培训 | 第60-62页 |
| 小结:迎合受众还是培养受众? | 第62-67页 |
| 第五章 大河的市场管理调查 | 第67-75页 |
| 5.1 大河的资金管理调查 | 第67-68页 |
| 5.1.1 单一的启动资金来源 | 第67页 |
| 5.1.2 拮据的成本控制 | 第67-68页 |
| 5.2 大河的市场营销调查 | 第68-71页 |
| 5.2.1 利用媒体推广大河 | 第68-70页 |
| 5.2.2 媒体推广以外的营销策略 | 第70-71页 |
| 小结:薄弱的市场管理 | 第71-75页 |
| 结语 | 第75-76页 |
| 后记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附录 | 第80-8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