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与艺术化应用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二 公共设施人性化与艺术化历史进程 | 第16-23页 |
2.1 公共设施历史进程 | 第16-19页 |
2.2 从实用到享用 | 第19-21页 |
2.3 小结 | 第21-23页 |
三 城市公共设施的框架与设计原则 | 第23-29页 |
3.1 内容及框架、构成及分类 | 第23-24页 |
3.2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24-25页 |
3.3 从踩踏事件看公共设施安全性 | 第25-27页 |
3.4 小结 | 第27-29页 |
四 公共设施人性化与艺术化可能性 | 第29-39页 |
4.1 应用前提 | 第29-32页 |
4.1.1 人民需要 | 第29-30页 |
4.1.2 政府支持与法规建设 | 第30页 |
4.1.3 一定能力下的区域化管理 | 第30-31页 |
4.1.4 美学普及与科学开放的设计环境 | 第31-32页 |
4.2 实施方法 | 第32-39页 |
4.2.1 以人为本精确的人体工学 | 第32-34页 |
4.2.2 整体的统一与个性的体现相结合 | 第34-36页 |
4.2.3 绿色生态设计 | 第36-37页 |
4.2.4 高校合作与艺术竞赛公平投标 | 第37-38页 |
4.2.5 管理 | 第38-39页 |
五 福建厦门公共设施调查与设计改造 | 第39-48页 |
5.1 以海湾公园为例 | 第39-42页 |
5.1.1 项目背景 | 第39-40页 |
5.1.2 项目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0-42页 |
5.2 思明区演武小学楼梯改造 | 第42-48页 |
5.2.1 项目背景 | 第42-44页 |
5.2.2 设计策略 | 第44-45页 |
5.2.3 设计详细阐述 | 第45-47页 |
5.2.4 小结 | 第47-48页 |
六 结论 | 第48-50页 |
6.1 总结 | 第48-49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