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二、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三、家庭书写的理论溯源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人物形象类型 | 第15-35页 |
第一节 方方小说中家庭书写的“丈夫”、“父亲”形象 | 第17-24页 |
(一)历史洪流中的受辱者 | 第17-20页 |
(二)现实语境下的消磨者 | 第20-24页 |
第二节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妻子”、“母亲”形象 | 第24-29页 |
(一)历史背面的被动前行者 | 第24-27页 |
(二)现实侧面的清醒局外人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方方小说中家庭书写的“儿童”形象 | 第29-35页 |
(一)家庭创伤下的自强者、冷漠者 | 第30-33页 |
(二)家庭缺失中的孤独者、异能者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叙事特征 | 第35-51页 |
第一节 以“小家庭”视角观照“大环境” | 第36-41页 |
(一)从内心出发的写作 | 第36-37页 |
(二)日常生活的复刻与超越 | 第37-41页 |
第二节 家庭故事建构:悖论与复调 | 第41-46页 |
(一)悖论的荒诞感 | 第41-43页 |
(二)宿命的复调 | 第43-46页 |
第三节 语言的诗性审美品格 | 第46-51页 |
(一)诗意文雅之美 | 第47-48页 |
(二)返璞归真之美 | 第48-50页 |
(三)幽深忧郁之美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探讨 | 第51-67页 |
第一节 何处是家园:思索与追问 | 第51-58页 |
(一)爱情的虚伪 | 第52-53页 |
(二)亲情的黑洞 | 第53-55页 |
(三)对“家”的批判与追问 | 第55-58页 |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反叛与悲悯 | 第58-62页 |
第三节 :生活之下:生命的韧性 | 第62-67页 |
结语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方方小说创作年表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