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高压氧对急性带状疱疹疗效的观察
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3-22页 |
2.1 药物治疗 | 第13-18页 |
2.1.1 核苷类药物 | 第13-14页 |
2.1.2 焦磷酸盐类似物 | 第14-15页 |
2.1.3 鸟苷类似物 | 第15页 |
2.1.4 糖皮质激素 | 第15-16页 |
2.1.5 免疫调节剂 | 第16-17页 |
2.1.6 新药 | 第17页 |
2.1.7 中成药物 | 第17-18页 |
2.2 物理治疗: | 第18-21页 |
2.2.1 He-Ne 激光 | 第18页 |
2.2.2 半导体 | 第18-19页 |
2.2.3 紫外线 | 第19页 |
2.2.4 高压氧 | 第19-20页 |
2.2.5 红光 | 第20-21页 |
2.2.6 超短波治疗 | 第21页 |
2.3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3.1 对象与仪器 | 第22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2 治疗方法 | 第22-23页 |
3.3 观察项目 | 第23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4-27页 |
4.1 患者一般情况 | 第24页 |
4.2 记录结果及评价 | 第24-26页 |
4.2.1 两组患者止疱时间比较 | 第24-25页 |
4.2.2 两组患者结痂时间比较 | 第25页 |
4.2.3 两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 | 第25页 |
4.2.4 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 第25-26页 |
4.3 不良反应 | 第26-2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7-3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