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侗史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言 | 第8-13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论文(设计)的创新点及难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李宗侗的生平及史学道路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李宗侗的生平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李宗侗的史学著作 | 第16-20页 |
一、《中国古代社会新研》 | 第16-18页 |
二、《中国史学史》 | 第18-19页 |
三、《历史的剖面》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李宗侗的史学历程 | 第20-25页 |
一、史学启蒙阶段 | 第20-21页 |
二、史学转变阶段 | 第21-22页 |
三、史学成熟阶段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李宗侗的史学思想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从全球视角看中西史学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探讨社会科学理论与历史的关系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分析史料与史学的关系 | 第27-30页 |
第四节 关于将来史学发展途径的认识 | 第30-32页 |
第五节 对历史进化规律的认识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李宗侗史学思想的特色 | 第35-55页 |
第一节 比较史学方法论 | 第35-38页 |
第二节 观点新颖释史新论 | 第38-45页 |
一、同源异派合流说 | 第38-39页 |
二、图腾即姓 | 第39-42页 |
三、“祀火”制度 | 第42-43页 |
四、曹雪芹祖籍“丰润说”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 | 第45-52页 |
一、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 | 第46-48页 |
二、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 | 第48-50页 |
三、文字语言学与历史学相结合 | 第50-52页 |
第四节 考证翔实至真至善 | 第52-55页 |
第四章 李宗侗史学思想的不足与反思 | 第55-61页 |
第一节 只重考史而不论史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关注到中西文化的“同”,而忽略“异” | 第56-59页 |
第三节 “西化”模式论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