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膜技术及膜种类简介 | 第12-14页 |
1.2 膜污染概述 | 第14-17页 |
1.2.1 膜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在水处理中的影响 | 第14页 |
1.2.2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2.3 膜生物污染缓解措施 | 第15-17页 |
1.3 抗菌多肽Nisin概述 | 第17-19页 |
1.3.1 抗菌多肽Nisin分类及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1.3.2 抑菌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1.3.3 抗菌多肽Nisin的应用 | 第19页 |
1.4 光热材料Ag@Pd概述 | 第19-21页 |
1.4.1 光热材料特征、分类 | 第19-20页 |
1.4.2 Pd NSs、Pd@Ag概述及抗菌机理 | 第20页 |
1.4.3 光热材料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4页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5.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乳酸菌链球肽Nisin抗膜污染抑制策略及作用机理 | 第24-41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32页 |
2.2.1 主要实验材料、化学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2.2.2 细菌培养及处理方法 | 第26页 |
2.2.3 化学试剂及膜材料的准备 | 第26-27页 |
2.2.4 微孔板静态黏附实验 | 第27-29页 |
2.2.5 胞外多糖、蛋白质以及胞外DNA (eDNA)的提取以及测定 | 第29-30页 |
2.2.6 错流体系中抗黏附抗膜污染性能评估 | 第30-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2.3.1 Nisin在静态条件下对细菌黏附的影响 | 第32-35页 |
2.3.2 Nisin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3 抗黏附抗膜污染性能探究 | 第36-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光热材料Pd@Ag缓解膜生物污染的应用研究 | 第41-66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9页 |
3.2.1 主要实验材料、化学试剂与仪器 | 第42-44页 |
3.2.2 细菌培养及处理方法 | 第44-45页 |
3.2.3 Pd NSs及Pd@Ag的制备 | 第45页 |
3.2.4 Pd@Ag-PDA/NF膜材料的准备 | 第45-46页 |
3.2.5 纳米材料表征 | 第46页 |
3.2.6 膜表征 | 第46-47页 |
3.2.7 膜改性前后水通量测试 | 第47-48页 |
3.2.8 光热效应测试 | 第48页 |
3.2.9 膜表面抗细菌黏附性能测定 | 第48页 |
3.2.10 膜表面抗膜污染性能测定 | 第48-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3页 |
3.3.1 Pd NSs和Pd@Ag纳米片的制备及形态 | 第49-51页 |
3.3.2 改性膜的基本特性 | 第51-59页 |
3.3.3 Pd@Ag-PDA/NF270膜的光热效应 | 第59-60页 |
3.3.4 Pd@Ag-PDA/NF270膜的静态抗菌性能 | 第60-61页 |
3.3.5 Pd@Ag-PDA/NF270膜缓解膜生物污染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4.1 结论 | 第66-68页 |
4.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82-8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