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汉语阅读中词素与词间位置信息对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中文文摘第7-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第13-31页
    1.1 眼动的形式第13-14页
        1.1.1 注视第13页
        1.1.2 眼跳第13-14页
        1.1.3 回视与回扫第14页
    1.2 阅读中知觉广度概述第14-15页
        1.2.1 阅读知觉广度的定义第14页
        1.2.2 阅读知觉广度的特性第14-15页
    1.3 阅读中词汇加工的平行与序列之争第15-18页
        1.3.1 阅读中的注意分配理论第15-16页
        1.3.2 阅读中的眼动控制模型第16-18页
            1.3.2.1 E-Z Reader模型第16-17页
            1.3.2.2 SWIFT模型第17-18页
            1.3.2.3 两类模型的核心争议第18页
    1.4 阅读中多词素词的表征和加工第18-21页
        1.4.1 多词素词表征与加工理论第18-19页
            1.4.1.1 词素通达表征理论第18页
            1.4.1.2 整词通达表征理论第18-19页
            1.4.1.3 混合通达表征理论第19页
        1.4.2 汉语阅读中的多词素词表征和加工第19-21页
            1.4.2.1 汉语阅读中多词素词表征和加工的研究第19-20页
            1.4.2.2 交互激活模型第20页
            1.4.2.3 多层聚类表征模型第20页
            1.4.2.4 IIC模型第20-21页
    1.5 国外对于拼音文字阅读中单词字母位置编码的研究第21-25页
        1.5.1 单词字母位置编码的相关理论模型第22-24页
            1.5.1.1 交互激活模型第22页
            1.5.1.2 多重标准识别模型第22-23页
            1.5.1.3 双通路级联模型第23页
            1.5.1.4 序列模型第23页
            1.5.1.5 双通路加工模型第23-24页
            1.5.1.6 开放二元模型第24页
        1.5.2 单词字母换位效应的相关研究第24-25页
            1.5.2.1 不同实验范式中的单词字母换位效应研究第24页
            1.5.2.2 单词字母换位效应与语义联想第24-25页
            1.5.2.3 单词字母换位效应与换位位置的关系第25页
            1.5.2.4 日常阅读中字母换位效应的研究第25页
    1.6 中文换位效应的研究第25-28页
        1.6.1 中文书写文本的特点第25-26页
        1.6.2 中文换位效应的研究第26-28页
    1.7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28-30页
        1.7.1 问题提出第28-29页
        1.7.2 研究思路第29-30页
    1.8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研究一 汉语阅读中双字词词内词素换位对阅读的影响第31-39页
    2.1 前言第31页
    2.2 研究方法第31-34页
        2.2.1 被试第31-32页
        2.2.2 实验设计第32页
        2.2.3 实验材料第32-33页
        2.2.4 实验仪器第33页
        2.2.5 实验程序第33-34页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35页
        2.3.1 眼动兴趣区的划分第34页
        2.3.2 眼动指标第34-35页
    2.4 实验结果第35-36页
    2.5 讨论第36-37页
        2.5.1 词内词素换位效应第36页
        2.5.2 词素的通达表征第36-37页
        2.5.3 对词内词素位置信息的加工第37页
    2.6 结论第37-39页
第三章 研究二 汉语阅读中双字词词间整词换位对阅读的影响第39-45页
    3.1 前言第39页
    3.2 研究方法第39-40页
        3.2.1 被试第39页
        3.2.2 实验设计第39-40页
        3.2.3 实验材料第40页
        3.2.4 实验仪器第40页
        3.2.5 实验程序第40页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0-41页
        3.3.1 眼动兴趣区的划分第40-41页
        3.3.2 眼动指标第41页
    3.4 实验结果第41-42页
    3.5 讨论第42-43页
        3.5.1 词间整词的换位效应第42页
        3.5.2 双字词词间整词是平行加工还是序列加工?第42-43页
        3.5.3 词间整词位置信息的加工第43页
        3.5.4 词素表征还是整词表征?第43页
    3.6 结论第43-45页
第四章 研究三 探索汉语阅读中双字词词间词素混合乱序对汉语阅读的影响第45-53页
    4.1 前言第45页
    4.2 研究方法第45-47页
        4.2.1 被试第45-46页
        4.2.2 实验设计第46页
        4.2.3 实验材料第46页
        4.2.4 实验仪器第46-47页
        4.2.5 实验程序第47页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7页
        4.3.1 眼动兴趣区的划分第47页
        4.3.2 眼动指标第47页
    4.4 实验结果第47-49页
    4.5 讨论第49-51页
        4.5.1 词间词素换位效应第49-50页
        4.5.2 知觉范围内词素加工是平行的还是序列的?第50页
        4.5.3 词间词素位置信息的加工第50页
        4.5.4 词间词素位置混乱程度对阅读的影响第50-51页
    4.6 结论第51-53页
第五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第53-57页
    5.1 总讨论第53-55页
    5.2 总结论第55-57页
第六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57-59页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7页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1第65-71页
附录2第71-73页
附录3第73-75页
附录4第75-7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个人简历第81-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会试录》研究
下一篇:太虚法师与近代越南佛教振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