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3-24页 |
1.2.1 生态护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生态护坡机理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3 植物根系形态及生长模拟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4 根土相互作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5 研究不足 | 第23-2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草本植物根系生长构型及加固机理分析 | 第27-37页 |
2.1 植物根系生长及构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7-29页 |
2.2 草本植物根系护坡的力学加固机理 | 第29-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根系生长形态模拟方法及基本理论 | 第37-44页 |
3.1 各种根系模拟方法比较 | 第37-38页 |
3.2 拓扑优化原理及植物生长原则 | 第38页 |
3.3 基于分形理论的L-系统原理及介绍 | 第38-41页 |
3.4 L系统用于根系模拟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黑麦草种植试验及根系生长参数量测 | 第44-60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44-45页 |
4.2 黑麦草种植试验 | 第45-48页 |
4.2.1 生长观测方案 | 第45-46页 |
4.2.2 试验培养场地 | 第46-47页 |
4.2.3 试验培养条件 | 第47-48页 |
4.3 黑麦草根系生长参数量测及形态模拟 | 第48-55页 |
4.3.1 生长数据测量 | 第48-51页 |
4.3.2 黑麦草根系生长方程建立 | 第51-53页 |
4.3.3 L系统规则提取及模拟实现 | 第53-54页 |
4.3.4 黑麦草根系生长动态模拟实现 | 第54-55页 |
4.4 土壤及根系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第55-59页 |
4.4.1 土壤密度和含水率试验 | 第55-56页 |
4.4.2 根系拉拔和直剪试验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黑麦草根系模拟结果的数值模拟验证 | 第60-66页 |
5.1 根-土复合体的模拟模型选择 | 第60页 |
5.2 基本假设 | 第60-61页 |
5.3 数值模拟单元 | 第61页 |
5.4 含根系土体的直接剪切试验模拟 | 第61-64页 |
5.4.1 直切试验模拟目的 | 第61页 |
5.4.2 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5.4.3 约束条件及荷载 | 第62页 |
5.4.4 模型计算的材料属性参数 | 第62-63页 |
5.4.5 计算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黑麦草对土质边坡浅表层稳定性影响研究 | 第66-78页 |
6.1 基本假设 | 第66页 |
6.2 模型单元及参数 | 第66-67页 |
6.3 计算分析工况 | 第67-75页 |
6.3.1 无根系土 | 第67-68页 |
6.3.2 不同根系种植密度 | 第68-71页 |
6.3.3 不同根系生长时间 | 第71-74页 |
6.3.4 不同边坡坡角 | 第74-75页 |
6.4 黑麦草根系对边坡浅表层稳定性影响的估算方法 | 第75-7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