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本论文研究对象和前人研究成果 | 第8-11页 |
(二)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贯云石生平思想 | 第12-18页 |
(一)生平 | 第12-13页 |
(二)思想 | 第13-18页 |
1、儒家思想 | 第13-14页 |
2、佛老思想 | 第14-18页 |
二、贯云石散曲诗歌创作 | 第18-27页 |
(一)散曲 | 第18-22页 |
1、散曲的思想内容 | 第18-21页 |
2、豪旷俊逸与清新婉丽的艺术风格 | 第21-22页 |
(二)诗歌 | 第22-27页 |
1、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23-25页 |
2、奇诡秾丽与冲淡简远的艺术风格 | 第25-27页 |
三、民族文化融合对贯云石创作的影响 | 第27-35页 |
(一)元代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 | 第27-28页 |
(二)民族文化融合与贯云石的文学创作 | 第28-31页 |
1、与生俱来的少数民族气质 | 第28-30页 |
2、对汉民族文化的主动接受 | 第30-31页 |
(三)地域文化与贯云石的思想与艺术风格 | 第31-35页 |
1、地域文化与贯云石思想的多元性 | 第32-33页 |
2、地域文化与贯云石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 第33-35页 |
四、贯云石创作的地位与影响 | 第35-42页 |
(一)贯云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35-37页 |
(二)贯云石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 第37-39页 |
(三)贯云石对海盐腔的影响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