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3-24页 |
1 中医学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体系 | 第13-18页 |
1.1 中医典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记载描述 | 第13页 |
1.2 病因病机 | 第13-15页 |
1.3 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进展 | 第15-18页 |
2 现代医学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体系 | 第18-23页 |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18-19页 |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 | 第19-20页 |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 第20页 |
2.4 特殊体征及检查 | 第20-21页 |
2.5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 第21-23页 |
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4-45页 |
1 资料和方法 | 第24-29页 |
1.1 病例来源及一般情况 | 第24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4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24-25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1.5 终止或剔除标准 | 第25页 |
1.6 治疗方法 | 第25-28页 |
1.7 观察指标 | 第28-29页 |
1.8 疗效评定 | 第29页 |
1.9 统计学方法 | 第29页 |
2 结果 | 第29-41页 |
2.1 各组患者基线比较 | 第29-40页 |
2.2 临床结果及统计学结果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5页 |
3.1 统计结果分析 | 第41页 |
3.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界定 | 第41-42页 |
3.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第42页 |
3.4 中药封包及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 第42-43页 |
3.5 低温等离子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 第43-44页 |
3.6 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机制研究 | 第45-73页 |
1 椎间盘内压力测量及其方法探讨 | 第45-53页 |
1.1 标本准备 | 第45页 |
1.2 实验器材 | 第4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45-51页 |
1.4 结果及统计学分析 | 第51-52页 |
1.5 讨论 | 第52-53页 |
2 临床影像学评价及其机制分析 | 第53-73页 |
2.1 研究对象及选取 | 第53-54页 |
2.2 实验器材 | 第54-55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2.4 结果 | 第56-63页 |
2.5 典型病例 | 第63-67页 |
2.6 讨论 | 第67-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 | 第81-102页 |
附录一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 第81-82页 |
附录二 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 | 第82-83页 |
附录三 | 第83-96页 |
附录四 | 第96-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