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加密与解密论文

基于中国民族器乐的零水印算法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10页
    1.2 本文主要工作第10-11页
    1.3 论文内容的组织第11-12页
第二章 中国民族器乐水印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技术第12-21页
    2.1 中国民族器乐简介第12页
    2.2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分类第12-13页
    2.3 数字音频水印的基本处理模型第13-19页
        2.3.1 数字音频嵌入式水印第14-17页
        2.3.2 数字音频零水印第17-19页
    2.4 瞬时频率及希尔伯特-黄变换第19-20页
        2.4.1 瞬时频率第19页
        2.4.2 希尔伯特-黄变换第19-20页
    2.5 奇异值分解第20页
    2.6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基于民族器乐的零水印方案构建第21-29页
    3.1 概述第21页
    3.2 零水印方案的体系结构第21-28页
        3.2.1 器乐信号的预处理第23-24页
        3.2.2 零水印构造第24-27页
        3.2.3 零水印的检测第27-28页
    3.3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器乐段的预处理第29-41页
    4.1 概述第29-30页
    4.2 器乐段预处理的工作流程第30-32页
    4.3 预处理关键模块的算法设计及实现第32-40页
        4.3.1 信号分离第32-35页
        4.3.2 器乐段标注第35-37页
        4.3.3 信息过滤第37-39页
        4.3.4 线性伸缩第39-40页
    4.4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器乐段的零水印构造过程第41-64页
    5.1 概述第41-43页
    5.2 器乐段的零水印构造工作流程第43-45页
    5.3 器乐段的零水印构造关键模块算法设计第45-63页
        5.3.1 关键帧特征提取第45-54页
        5.3.2 瞬时频率特征提取第54-57页
        5.3.3 特征帧融合第57-58页
        5.3.4 帧分类第58-59页
        5.3.5 水印图像处理第59-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器乐段的零水印检测过程第64-74页
    6.1 概述第64-65页
    6.2 器乐零水印检测的工作流程第65-67页
    6.3 器乐段的零水印检测的关键模块算法设计第67-73页
        6.3.1 存储水印信息解析第67-69页
        6.3.2 版权判定第69-71页
        6.3.3 辅助信息生成第71-73页
    6.4 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器乐零水印方案的评估及分析第74-101页
    7.1 概述第74-75页
    7.2 关键参数的选取及依据第75-79页
    7.3 零水印不可感知性及分析第79-81页
    7.4 零水印的表征性第81-82页
    7.5 零水印的鲁棒性第82-85页
    7.6 器乐零水印的抗攻击性第85-100页
        7.6.1 零水印的抗噪性第86-89页
        7.6.2 零水印重采样攻击性分析第89-91页
        7.6.3 零水印的恶意破坏攻击分析第91-98页
        7.6.4 零水印的格式转换攻击分析第98-100页
    7.7 小结第100-101页
第八章 总结及下一步研究工作第101-104页
    8.1 工作总结第101-102页
    8.2 论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第102-103页
    8.3 下一步主要研究工作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图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综合评价的新能源同业对标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