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与城市群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城市群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第21-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第21-23页 |
2.1.1 城市与城市群界定 | 第21-22页 |
2.1.2 城市空间联系界定 | 第22-23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中心地理论 | 第23页 |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增长极理论 | 第24页 |
2.2.4 点—轴系统理论 | 第24页 |
2.2.5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现状 | 第26-36页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与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3.2 研究对象总体概况与相关政策 | 第27-31页 |
3.2.1 研究对象总体概况 | 第27-29页 |
3.2.2 各省及国家关于城市群建设的支持政策 | 第29-31页 |
3.3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第31-36页 |
3.3.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31-32页 |
3.3.2 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第32-34页 |
3.3.3 县级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的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4.1 城市中心等级的划分 | 第36-39页 |
4.1.1 城市中心职能指数 | 第36-37页 |
4.1.2 城市中心职能强度 | 第37-39页 |
4.2 城市间可达性分析 | 第39-43页 |
4.2.1 城市间可达性系数 | 第39-41页 |
4.2.2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 第41-43页 |
4.3 城市空间联系强度的测度 | 第43-47页 |
4.3.1 引力模型 | 第43-44页 |
4.3.2 经济隶属度指数 | 第44-47页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市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西北地区城市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5.2 西北地区城市群建设的空间经济联系优化建议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