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一、信贷风险概述 | 第17-19页 |
(一) 信贷风险的定义 | 第17页 |
(二) 信贷风险的类型 | 第17-18页 |
(三) 信贷风险的特点 | 第18-19页 |
二、信贷风险管理 | 第19-21页 |
(一) 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19-20页 |
(二) 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 第20-21页 |
(三) 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独特性 | 第21页 |
三、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二)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2-23页 |
(三) 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 第23页 |
(四) 篮子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8页 |
一、H市农商行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一) H市农商行简介 | 第25页 |
(二) H市农商行经营状况 | 第25-27页 |
(三) H市农商行信贷业务现状 | 第27-32页 |
二、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32-35页 |
(一)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 | 第33-34页 |
(二) H市农商行信贷管理有效制度 | 第34-35页 |
(三) 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 第35页 |
三、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 资产和客户评级体系不完善 | 第35-36页 |
(二) 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 | 第36页 |
(三) 信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6页 |
(四) 内控管理不够完善 | 第36-37页 |
(五) 贷款情况过于集中 | 第37-38页 |
第四章 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 第38-45页 |
一、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的农商行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一) 贷后管理薄弱 | 第38页 |
(二) 对联保贷款的风险认知有限 | 第38-39页 |
(三) 银企信息不对称 | 第39页 |
(四) 薪酬制度不合理 | 第39-40页 |
二、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的客户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一) 小微企业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 | 第40页 |
(二) 企业融资担保圈风险 | 第40-41页 |
(三) 企业违约成本低 | 第41页 |
三、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一) 国家政策因素影响 | 第41-43页 |
(二) 行政力量干预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提高H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一、培育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 第45页 |
二、树立正确的工作业绩观 | 第45页 |
三、加强员工业务能力培训 | 第45-46页 |
四、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第46页 |
五、完善农商行内控制度 | 第46-47页 |
六、建立信贷业务真实性管理机制和风险缓释体系 | 第47页 |
七、完善贷后管理 | 第47-49页 |
(一) 改变“重贷轻管”的思想 | 第47-48页 |
(二) 突出贷后管理重点 | 第48页 |
(三) 健全贷后管理体系 | 第48-49页 |
八、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