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6页 |
1.1 配位化学的发展 | 第7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7-8页 |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机理 | 第7页 |
1.2.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类 | 第7-8页 |
1.3 发光有机配合物 | 第8-11页 |
1.4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6-33页 |
2.1 量子化学的发展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7-26页 |
2.2.1 薛定谔方程和两个基本近似 | 第17-18页 |
(1)Schrodinger 方程 | 第17页 |
(2)Born-Oppenheimer 近似 | 第17-18页 |
(3)单电子近似 | 第18页 |
2.2.2 分子轨道理论 | 第18-20页 |
(1) 闭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 第19-20页 |
(2) 开壳层分子的 HFR 方程 | 第20页 |
2.2.3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20-26页 |
(1)系综密度泛函理论与过渡态方法 | 第21-23页 |
(2) 时间依赖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第23-26页 |
2.3 激发态理论 | 第26-31页 |
2.3.1 激发态衰减 | 第26-27页 |
2.3.2 荧光发射 | 第27-28页 |
2.3.3 激发态计算的主要方法及程序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甲基取代对 Ph_2Bq 配合物的电子及其光谱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33-42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33-34页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3.4 结论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第四章 Ph_2Bq配合物和8羟基喹啉配体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时,它们的电子及其光谱性质变化的比较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43页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4.3.1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构型 | 第43-44页 |
4.3.2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 第44-45页 |
4.3.3 体系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 第45-46页 |
4.4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