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非线性控制 | 第11-13页 |
1.1.1 非线性系统控制概述 | 第11-12页 |
1.1.2 非线性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模糊控制概述 | 第13-17页 |
1.2.1 模糊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4页 |
1.2.2 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自适应模糊控制 | 第19-29页 |
2.1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 第19-23页 |
2.1.1 模糊集合与集合运算符 | 第19-21页 |
2.1.2 扩张原理 | 第21页 |
2.1.3 模糊关系及其合成运算 | 第21-22页 |
2.1.4 语言变量 | 第22页 |
2.1.5 广义取式推理和广义拒式推理 | 第22页 |
2.1.6 模糊蕴涵 | 第22-23页 |
2.2 模糊逻辑系统 | 第23-26页 |
2.2.1 模糊规则库 | 第24页 |
2.2.2 模糊推理机 | 第24-25页 |
2.2.3 模糊器 | 第25页 |
2.2.4 解模糊器 | 第25页 |
2.2.5 带有中心平均解模糊器的模糊系统 | 第25-26页 |
2.2.6 模糊系统作为万能逼近器 | 第26页 |
2.3 自适应模糊控制概述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一类零动态稳定的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 | 第29-51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29-33页 |
3.1.1 利用李导数进行系统转换 | 第29-31页 |
3.1.2 相关概念 | 第31-32页 |
3.1.3 控制对象描述 | 第32-33页 |
3.2 系统设计 | 第33-38页 |
3.2.1 误差系统 | 第33-34页 |
3.2.2 输入输出线性化 | 第34-36页 |
3.2.3 模糊逼近及自适应律 | 第36-37页 |
3.2.4 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38页 |
3.3 稳定性分析 | 第38-41页 |
3.4 系统内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41-44页 |
3.5 仿真研究 | 第44-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一类零动态不稳定的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 | 第51-67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51-54页 |
4.2 系统设计 | 第54-59页 |
4.2.1 反步递归设计 | 第55-57页 |
4.2.2 逆设计 | 第57-58页 |
4.2.3 模糊逼近及自适应律 | 第58-59页 |
4.3 稳定性分析 | 第59-61页 |
4.4 仿真研究 | 第61-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总结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