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包子铺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我国铁矿资源特点 | 第7-8页 |
| ·赤铁矿的质量标准 | 第8页 |
| ·赤铁矿的选矿方法 | 第8-13页 |
| ·单一选矿方法 | 第8-12页 |
| ·联合选矿方法 | 第12-13页 |
| ·国内外赤铁矿的选矿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国内赤铁矿的选矿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国外赤铁矿的选矿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试验矿样的采集与制备 | 第19-20页 |
| ·试验主要设备与药剂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原矿工艺矿物学 | 第22-30页 |
| ·矿石的构造 | 第22页 |
| ·矿石的结构 | 第22页 |
| ·矿石的化学成分 | 第22-23页 |
| ·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嵌布特征 | 第23-28页 |
| ·氧化物 | 第24-27页 |
| ·硅酸盐 | 第27页 |
| ·磷酸盐 | 第27-28页 |
| ·矿石中铁和磷的赋存状态和分布状况 | 第28-29页 |
| ·铁的赋存状态 | 第28页 |
| ·磷的赋存状态 | 第28-29页 |
| ·工艺矿物学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五章 原矿预选抛尾试验 | 第30-40页 |
| ·原矿磨矿细度试验 | 第30页 |
| ·原矿摇床抛尾探索 | 第30-32页 |
| ·原矿强磁选抛尾探索 | 第32-37页 |
| ·原矿强磁选抛尾扩大试验 | 第37-39页 |
| ·原矿预选抛尾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六章 预选粗精矿提纯试验 | 第40-59页 |
| ·预选粗精矿筛分试验 | 第40页 |
| ·预选粗精矿磨矿试验 | 第40-41页 |
| ·预选粗精矿摇床探索 | 第41-44页 |
| ·预选粗精矿强磁选试验 | 第44-46页 |
| ·预选粗精矿浮选试验 | 第46-57页 |
| ·浮选磨矿细度试验 | 第46-49页 |
| ·浮选类型试验 | 第49-50页 |
| ·调整剂用量试验 | 第50-52页 |
| ·抑制剂用量试验 | 第52-53页 |
| ·絮凝剂及分散剂探索 | 第53-57页 |
| ·预选粗精矿提纯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预选粗中矿再处理试验 | 第59-67页 |
| ·预选粗中矿筛分试验 | 第59-60页 |
| ·预选粗中矿再磨摇床探索 | 第60-61页 |
| ·预选粗中矿再磨强磁选试验 | 第61-65页 |
| ·预选粗中矿集中处理 | 第65-67页 |
| 第八章 试验综合流程 | 第67-71页 |
| 第九章 工艺机理分析及讨论 | 第71-79页 |
| ·摇床重选理论的分析 | 第71页 |
| ·磁选理论的分析 | 第71-72页 |
| ·浮选理论的分析 | 第72-76页 |
| ·双电层理论 | 第72-73页 |
| ·药剂作用机理及讨论 | 第73-76页 |
| ·脱泥方式讨论及分析 | 第76-79页 |
| ·絮凝理论 | 第76-77页 |
| ·分级理论 | 第77-79页 |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附录照片 | 第85-86页 |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