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时滞系统的方差约束控制及其滤波器设计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插图第9-10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时滞系统的应用背景及其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时滞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第12-15页
        1.2.1 协方差控制理论第12-14页
        1.2.2 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第14-15页
        1.2.3 时滞系统的滤波第15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其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一部分 时滞系统的方差约束控制第17-49页
    第二章 不确定中立型时滞系统的鲁棒方差约束控制第18-30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问题描述第18-20页
        2.3 系统分析第20-26页
        2.4 控制器设计第26-28页
        2.5 数值算例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非线性中立型时滞系统的鲁棒方差约束控制第30-41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问题描述第30-32页
        3.3 系统分析第32-38页
        3.4 控制器设计第38-39页
        3.5 数值算例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非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鲁棒方差约束控制第41-4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问题描述第41-43页
        4.3 主要结果及证明第43-46页
        4.4 控制器设计第46-47页
        4.5 数值例子第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二部分 时滞系统的滤波器设计第49-64页
    第五章 不确定中立型时滞系统鲁棒Kalman 滤波第50-62页
        5.1 引言第50-51页
        5.2 问题描述第51-53页
        5.3 系统分析第53-59页
        5.4 滤波器设计第59-60页
        5.5 数值算例第60-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2-64页
        6.1 主要结论第62-63页
        6.2 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4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业务流特征的快速视频识别算法与系统设计
下一篇:交际中的“真”与“美”--逻辑与修辞在交际中的作用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