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高烈度地区某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6页
   ·引言第8-10页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第10-15页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第15-18页
     ·抗震等级第15-17页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第17-18页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第18-24页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第19-20页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第20页
     ·结构抗震性能概念设计第20-21页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及流程第21-22页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22-24页
     ·结构抗震性能控制第2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第24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4-26页
第二章 结构非线性理论的概况第26-37页
   ·结构材料非线性第26-30页
     ·弹塑性本构关系基本理论第26-27页
     ·简化力学模型第27-29页
     ·屈服条件第29-30页
   ·结构几何非线性第30-31页
     ·结构几何非线性理论第31页
     ·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算法第31页
   ·结构双重非线性第31页
   ·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综述第31-36页
     ·结构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第32-34页
     ·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时程分析)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模型第37-55页
   ·工程背景第37-41页
     ·工程概况第37-39页
     ·设计条件和参数第39-40页
     ·结构超限类别及程度第40-41页
   ·计算模型第41-54页
     ·分析目标第41-42页
     ·弹塑性分析方法第42页
     ·基本假设第42-43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43-46页
     ·弹塑性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第46-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数值计算分析第55-87页
   ·模态分析第55-59页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59-85页
     ·整体计算结果第59-72页
     ·结构的塑性情况第72-78页
     ·加强层对结构的影响第78-84页
     ·结构的薄弱层及薄弱部位第84页
     ·结构体系的评价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街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昆明地区扁铲侧胀试验参数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