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4-23页 |
0.1 铼及其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0.1.1 铼的理化性质 | 第14页 |
0.1.2 铼的用途 | 第14-15页 |
0.1.3 铼的资源分布状况 | 第15页 |
0.1.4 铼的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0.2 铼的回收方法 | 第17-19页 |
0.2.1 氧化焙烧升华法 | 第17页 |
0.2.2 钙盐沉淀法 | 第17-18页 |
0.2.3 离子交换法 | 第18页 |
0.2.4 溶剂萃取法 | 第18页 |
0.2.5 有机沉淀法 | 第18页 |
0.2.6 活性炭吸附法 | 第18-19页 |
0.2.7 蒸馏法 | 第19页 |
0.2.8 液膜法 | 第19页 |
0.3 离子交换树脂简介 | 第19-21页 |
0.3.1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 第19-20页 |
0.3.2 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 第20-21页 |
0.4 KReO_4的性质及用途 | 第21页 |
0.5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及实验流程图 | 第21-23页 |
第1章 钼和铼的分析 | 第23-35页 |
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3-24页 |
1.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1.1.2 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1.2 钼的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1.2.1 钼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5页 |
1.2.2 钼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25-26页 |
1.2.3 原料液中钼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1.3 铼的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1.3.1 铼的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7页 |
1.3.2 铼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27-29页 |
1.4 钼含量对铼测定影响的实验条件选择 | 第29-33页 |
1.4.1 钼的干扰量试验 | 第29页 |
1.4.2 氯化亚锡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1.4.3 反应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1.4.4 反应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1.5 铼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33页 |
1.6 原料液中铼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1.7 原料液中其他成分含量分析 | 第34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2章 沉淀法初步分离钼铼 | 第35-40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2.3 沉淀分离条件实验 | 第36-38页 |
2.3.1 双氧水用量对铼留存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2 PH 对铼的留存率的影响 | 第37页 |
2.3.3 温度对铼留存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 沉淀后溶液(储备液)中钼铼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2.4.1 沉淀钼后溶液中钼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2.4.2 沉淀钼后的溶液中铼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2.4.3 沉淀钼后的溶液中其他成分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D314 动态分离钼铼的实验研究 | 第40-63页 |
3.1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40-42页 |
3.1.1 实验原理 | 第40页 |
3.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第40页 |
3.1.3 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2 树脂的参数测定 | 第42-44页 |
3.2.1 树脂含水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3.2.2 树脂全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3.3.1 溶液pH 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 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3 树脂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和穿透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46-49页 |
3.3.4 解吸剂的选择 | 第49页 |
3.3.5 氨水浓度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6 硝酸铵浓度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7 氢氧化钠浓度对铼解吸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8 解吸剂流速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9 淋洗曲线 | 第54-55页 |
3.4 离子交换动力学分析 | 第55-62页 |
3.4.1 离子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型及判断 | 第55-59页 |
3.4.2 控制机理模型及判断 | 第59-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高铼酸钾的制备与表征 | 第63-67页 |
4.1 离子交换的放大实验 | 第63页 |
4.2 高铼酸钾的制备 | 第63页 |
4.3 高铼酸钾产品分析 | 第63-66页 |
4.3.1 XRD 分析 | 第63-65页 |
4.3.2 产品纯度分析比较 | 第65-66页 |
4.3.3 产品杂质分析 | 第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