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0-17页 |
1.2.1 关于拾荒者的研究 | 第10-13页 |
1.2.2 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 | 第13-17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拾荒者生存状况 | 第20-31页 |
2.1 拾荒者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2.2 拾荒者生存状况基本特征 | 第21-31页 |
2.2.1 物质生活拮据 | 第21-24页 |
2.2.2 文化生活单调 | 第24-25页 |
2.2.3 工作稳定性较强 | 第25-27页 |
2.2.4 居住环境较差 | 第27页 |
2.2.5 社会关系网络狭窄 | 第27-28页 |
2.2.6 求助面较小 | 第28-31页 |
第3章 拾荒者社会排斥分析 | 第31-44页 |
3.1 经济排斥 | 第31-35页 |
3.1.1 劳动力市场排斥 | 第31-34页 |
3.1.2 消费市场排斥 | 第34-35页 |
3.2 政治排斥 | 第35-37页 |
3.2.1 不能正常参加选举 | 第35-36页 |
3.2.2 缺乏利益表达机制 | 第36-37页 |
3.3 文化排斥 | 第37-39页 |
3.3.1 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排斥 | 第37-38页 |
3.3.2 城市当地居民和媒体对拾荒者的排斥 | 第38-39页 |
3.4 社会保障排斥 | 第39-41页 |
3.5 社会关系排斥 | 第41-44页 |
3.5.1 个人关系网络排斥 | 第41-42页 |
3.5.2 正式组织关系排斥 | 第42-44页 |
第4章 对策探讨 | 第44-47页 |
4.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消除经济排斥 | 第44-45页 |
4.2 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消除政治排斥 | 第45页 |
4.3 积极营造拾荒者与城市居民互动的良好氛围,消除文化排斥 | 第45页 |
4.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社会保障排斥 | 第45页 |
4.5 扩大社会支持网络,消除社会关系排斥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