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液相法合成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锂离子电池的概况第9-13页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9-10页
        1.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1.1.3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分类第11-13页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3-17页
        1.2.1 层状 LiMO_2(M=Co、Ni、Mn)第13-15页
        1.2.2 层状 LiNi_(1/3)Co_(1/3)Mn_(1/3_O_2第15页
        1.2.3 尖晶石型 LiMn_2O_4和 LiNi_(1/2)Mn_(3/2)O_4第15-16页
        1.2.4 正交结构的 Li_2FeSiO_4第16-17页
        1.2.5 单斜结构的 Li_3V_2(PO_4)_3第17页
    1.3 橄榄石型 LiFePO_4正极材料第17-24页
        1.3.1 LiFePO_4的结构和充放电过程第17-19页
        1.3.2 LiFePO_4的合成方法第19-22页
        1.3.3 LiFePO_4的改性方法第22-24页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25-33页
    2.1 样品的合成第25-29页
        2.1.1 实验原料第25-26页
        2.1.2 液相-碳热还原法合成 LiFePO_4/C 正极材料第26页
        2.1.3 液相-碳热还原法合成 Na、Mo 掺杂 LiFePO_4/C 正极材料第26-27页
        2.1.4 FeSO4作为铁源,水热法合成 LiFePO_4正极材料第27-28页
        2.1.5 碳包覆 LiFePO_4/C 正极材料的合成第28页
        2.1.6 Fe(NO_3)_3作为铁源,水热法合成 LiFePO_4/C 正极材料第28-29页
    2.2 样品的表征第29页
    2.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9-33页
        2.3.1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第29-30页
        2.3.2 LiFePO_4不同倍率的充放电电流的计算方法第30-33页
第三章 Li_(1-x)Na_xFePO_4/C(x=0, 0.03)正极材料的液相-碳热还原法合成与表征第33-47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合成与表征第34-36页
        3.2.1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 XRD 分析第34-35页
        3.2.2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 TG 分析第35页
        3.2.3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 SEM 照片第35-36页
    3.3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第36-40页
        3.3.1 Na 掺杂对 LiFePO_4/C 样品的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3.3.2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 CV 曲线第38-39页
        3.3.3 Li_(1-x)Na_xFePO_4/C(x=0, 0.03)样品的 EIS 图第39-40页
    3.4 Na 掺杂对 LiFePO_4/C 样品的 Li+扩散系数的影响第40-45页
        3.4.1 通过 CV 曲线计算样品的 Li+扩散系数第41-44页
        3.4.2 通过 EIS 图计算样品的 Li+扩散系数第44-45页
    3.5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LiFe(1-x)Mo_xPO_4/C(x=0, 0.01)正极材料的液相-碳热还原法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第47-57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LiFe(1-x)Mo_xPO_4/C(x=0, 0.01)样品的合成与表征第47-50页
        4.2.1 LiFe(1-x)Mo_xPO_4/C(x=0, 0.01)样品的 XRD 分析第47-50页
        4.2.2 LiFe(1-x)Mo_xPO_4/C(x=0, 0.01)样品的 SEM 照片第50页
    4.3 LiFe(1-x)Mo_xPO_4/C(x=0, 0.01)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第50-56页
        4.3.1 Mo 掺杂对 LiFePO_4/C 样品的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4.3.2 热处理时间对 LiFe_(0.99)Mo_(0.01)PO_4/C 样品的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4.3.3 LiFe(1-x)Mo_xPO_4/C(x=0, 0.01)样品的 CV 曲线第54-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LiFePO_4正极材料的水热法合成与碳包覆第57-69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LiFePO_4的水热法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第57-60页
    5.3 LiFePO_4/CTAB 的水热法合成与碳包覆第60-63页
        5.3.1 LiFePO_4/CTAB 的碳包覆与表征第60-61页
        5.3.2 CTAB 添加量对 LiFePO_4/C 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5.4 以 Fe(NO_3)_3为铁源,水热法合成 LiFePO_4正极材料第63-67页
        5.4.1 以 CH_3COOLi 为锂源,水热法合成 LiFePO_4正极材料第63-65页
        5.4.2 以 LiNO_3为锂源,水热法合成 LiFePO_4正极材料第65-67页
    5.5 小结第67-69页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7页
附录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89页
附录Ⅱ.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旋转状态下的流体场与温度场计算
下一篇: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评选框架结构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