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3页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7-9页 |
1.2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9-15页 |
1.2.1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1.2.2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10-12页 |
1.2.3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标准化现状 | 第12-14页 |
1.2.4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前景 | 第14-15页 |
1.3 进口煤炭中砷、汞检验监管的必要性研究 | 第15-21页 |
1.3.1 煤炭中砷、汞的危害 | 第15-17页 |
1.3.2 煤炭中砷、汞的含量范围 | 第17-18页 |
1.3.3 进口煤炭检验监管现状 | 第18页 |
1.3.4 对进口煤炭砷、汞检验监管的建议 | 第18-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微波消解-化学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煤炭中的砷和汞 | 第23-46页 |
2.1 方法概述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2.2.1 仪器设备及参数 | 第23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2.3 分析步骤 | 第24-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6页 |
2.3.1 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条件的选择 | 第26-28页 |
2.3.2 氢化物发生条件的选择 | 第28-31页 |
2.3.3 共存离子干扰及消除 | 第31-33页 |
2.3.4 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 | 第33-34页 |
2.3.5 方法的精密度 | 第34-35页 |
2.3.6 方法的准确度 | 第35-36页 |
2.4 方法的验证 | 第36-43页 |
2.4.1 砷含量的协同实验结果 | 第36-38页 |
2.4.2 汞含量的协同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2.4.3 重复性与再现性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煤炭中砷、汞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 第46-57页 |
3.1 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3.2 数学模型 | 第47页 |
3.3 不确定度评定 | 第47-53页 |
3.3.1 测量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47-49页 |
3.3.2 工作曲线的变动性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49-50页 |
3.3.3 标准溶液浓度不确定度分量 | 第50-53页 |
3.3.4 试液体积V的不确定度分量 | 第53页 |
3.3.5 称量引起的不确定度 | 第53页 |
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第53-54页 |
3.5 测量结果表述 | 第54页 |
3.6 结果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