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校园卡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校园卡的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简介 | 第17-24页 |
2.1 B/S 和 C/S 体系结构 | 第17-20页 |
2.1.1 C/S 结构 | 第17-18页 |
2.1.2 B/S 结构 | 第18-19页 |
2.1.3 C/S 和 B/S 的区别与比较 | 第19-20页 |
2.1.4 C/S 与 B/S 结合 | 第20页 |
2.2 VLAN 技术概述 | 第20-23页 |
2.2.1 VLAN 概念 | 第21页 |
2.2.2 三层交换 | 第21-22页 |
2.2.3 VLAN 划分 | 第22-23页 |
2.2.4 使用 VLAN 技术的优点 | 第23页 |
2.3 IC 卡技术介绍 | 第23-24页 |
第3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28页 |
3.1 某高校 IC 卡片使用现状 | 第24-25页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2.1 业务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2.2 应用需求分析 | 第26页 |
3.3 安全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第4章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28-44页 |
4.1 概述 | 第28-30页 |
4.1.1 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4.1.2 指导思想 | 第29-30页 |
4.2 体系结构框架设计 | 第30-34页 |
4.2.1 整体框架 | 第30-31页 |
4.2.2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4.2.3 校园一卡通系统层次模型 | 第32-33页 |
4.2.4 系统数据处理模型 | 第33-34页 |
4.3 系统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 第34-38页 |
4.3.1 数据中心结构 | 第34-36页 |
4.3.2 数据库设计 | 第36-38页 |
4.4 校园卡卡片设计 | 第38-41页 |
4.4.1 校园卡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4.4.2 校园卡信息结构 | 第39-41页 |
4.5 集成方案 | 第41-44页 |
4.5.1 认证集成方式 | 第41-42页 |
4.5.2 门户信息集成 | 第42页 |
4.5.3 共享数据集成 | 第42-43页 |
4.5.4 校园一卡通系统建成之前的策划 | 第43-44页 |
第5章 系统安全设计 | 第44-55页 |
5.1 整体安全策略设计 | 第44-45页 |
5.2 密钥管理系统设计 | 第45-49页 |
5.2.1 密钥管理系统结构 | 第45-47页 |
5.2.2 密钥管理系统设计 | 第47-49页 |
5.3 安全设计 | 第49-50页 |
5.3.1 双向验证机制 | 第49-50页 |
5.3.2 数据的分区机制 | 第50页 |
5.4 网络安全设计 | 第50-52页 |
5.4.1 校园卡专网 | 第50-51页 |
5.4.2 校园卡 VLAN 网 | 第51页 |
5.4.3 专网与 VLAN 相结合 | 第51-52页 |
5.4.4 其他安全措施 | 第52页 |
5.5 数据安全设计 | 第52-55页 |
5.5.1 数据存储的安全设计 | 第52-53页 |
5.5.2 数据库安全设计 | 第53-54页 |
5.5.3 数据交易安全设计 | 第54-55页 |
第6章 系统实现 | 第55-57页 |
6.1 登陆模块实现 | 第55-56页 |
6.2 发卡中心模块实现 | 第56页 |
6.3 结算中心模块实现 | 第56-5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总结 | 第57页 |
7.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