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图录 | 第9-11页 |
表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Agent的DDoS协同防御仿真框架 | 第18-26页 |
2.1 基于Agent的DDoS协同防御仿真 | 第18-21页 |
2.1.1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特点 | 第18-19页 |
2.1.2 协同防御仿真定义 | 第19-20页 |
2.1.3 协同防御仿真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2 典型仿真框架 | 第21-23页 |
2.3 基于Agent的DDoS协同防御仿真整体框架 | 第23-24页 |
2.3.1 框架建立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2.3.2 框架简介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基于Agent的DDoS协同防御系统建模 | 第26-62页 |
3.1 DDoS协同防御体系分析 | 第26-31页 |
3.1.1 DDoS协同防御体系组成 | 第26-27页 |
3.1.2 DDoS攻防策略分析 | 第27-29页 |
3.1.3 重要概念 | 第29-31页 |
3.2 防御Agent实体模型 | 第31-53页 |
3.2.1 防御Agent结构模型 | 第31-34页 |
3.2.2 防御Agent行为模型 | 第34-53页 |
3.3 防御Agent协作关系模型 | 第53-55页 |
3.3.1 协作关系 | 第53-55页 |
3.3.2 协作关系演化特征 | 第55页 |
3.4 防御Agent交互模型 | 第55-59页 |
3.4.1 防御Agent交互对象选择 | 第56-58页 |
3.4.2 协同防御交互机制模型 | 第58-59页 |
3.5 防御Agent通信模型 | 第59-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基于OMNeT++的DDoS协同防御仿真建模 | 第62-80页 |
4.1 仿真工具的选择 | 第62-63页 |
4.2 基于OMNeT++的DDoS协同防御仿真建模思路 | 第63-64页 |
4.3 基于OMNeT++的DDoS协同防御仿真模型 | 第64-79页 |
4.3.1 协作消息定义 | 第65-67页 |
4.3.2 入侵检测Agent仿真模型 | 第67-71页 |
4.3.3 防火墙Agent仿真模型 | 第71-75页 |
4.3.4 入侵追踪Agent仿真模型 | 第75-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DDoS攻防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80-96页 |
5.1 DDoS协同防御涌现判别方法 | 第80-81页 |
5.2 多角度DDoS协同防御效能分析模型 | 第81-85页 |
5.2.1 防御节点参数及行为 | 第81-82页 |
5.2.2 协同防御体系宏观参数与宏观构型 | 第82-83页 |
5.2.3 协同防御微-宏观效能分析模型 | 第83-85页 |
5.3 DDoS攻防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85-95页 |
5.3.1 仿真实验环境 | 第85页 |
5.3.2 DDoS协同防御机制有效性验证及效能评估实验 | 第85-92页 |
5.3.3 DDoS协同防御交互关系优化算法有效性验证实验 | 第92-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总结 | 第96-97页 |
6.2 展望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作者简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