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实务操作分析--基于邮储银行内部审计的角度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与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6页
        1.1.1 金融行业风险增加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第12页
        1.1.2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12-14页
        1.1.3 邮储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制度第14-16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页
    1.3 论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1.4 文献综述第17-19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第19-30页
    2.1 操作风险的相关概念第19-21页
        2.1.1 操作风险的定义第19页
        2.1.2 操作风险的分类第19-21页
    2.2 巴塞尔协议3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第21-30页
        2.2.1 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第23-25页
        2.2.2 新协议对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影响第25-26页
        2.2.3 新巴塞尔协议给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问题第26-27页
        2.2.4 对策及建议第27-30页
第三章 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中的重要性第30-37页
    3.1 审计工作与操作风险的联系第30-31页
        3.1.1 内部审计理论的新发展第30页
        3.1.2 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意义第30-31页
    3.2 内部审计的作用第31-35页
        3.2.1 对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做出正确评价第31页
        3.2.2 有效控制或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第31-32页
        3.2.3 强化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第32-34页
        3.2.4 提升操作风险信息的沟通、报告和监控体系的效果第34-35页
    3.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第35-37页
        3.3.1 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合理第35页
        3.3.2 内部审计理念落后第35-36页
        3.3.3 审计力量不足、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监督能力受限第36页
        3.3.4 内部审计技术陈旧,不能适应新情况的要求第36-37页
第四章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37-48页
    4.1 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第37-38页
        4.1.1 构造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清晰,权责明确第37页
        4.1.2 运用风险偏好体系——保证业绩,控制风险第37-38页
        4.1.3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先进,数据充分第38页
    4.2 邮储银行的风险管理第38-43页
        4.2.1 现场审计案例第39-41页
        4.2.2 后台审计案例第41-42页
        4.2.3 各项具体审计活动开展情况第42-43页
    4.3 国内外银行风险管理的差距及启示第43-48页
        4.3.1 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第44-46页
        4.3.2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51页
    5.1 商业银行重视内部审计的意义第48页
        5.1.1 増强内控能力和发展经营第48页
        5.1.2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第48页
        5.1.3 维护商业银行合法权益第48页
    5.2 从内审角度对防范操作风险的建议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发展能力研究
下一篇: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