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地震勘查实验仪器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虚拟仪器概述及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1.1.1 虚拟仪器概述 | 第9-10页 |
1.1.2 虚拟仪器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 地震勘查仪器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将虚拟仪器应用到地震勘查领域的意义 | 第12-13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LabVIEW开发环境及实验设计方案 | 第15-23页 |
2.1 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开发环境 | 第15-17页 |
2.1.1 LabVIEW概述 | 第15-16页 |
2.1.2 LabVIEW应用程序构成及运行机制 | 第16-17页 |
2.2 LabVIEW设计虚拟仪器的方法 | 第17-18页 |
2.3 基于LabVIEW的实验仪器总体设计方案 | 第18-23页 |
2.3.1 仪器的系统结构 | 第18页 |
2.3.2 总线方案的选择 | 第18-20页 |
2.3.3 实验仪器的硬件组成 | 第20-21页 |
2.3.4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实验仪器的硬件搭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23-37页 |
3.1 地震勘查硬件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3.2 数据采集模块的选择 | 第24-29页 |
3.2.1 数据采集模块的选型原则 | 第24-26页 |
3.2.2 AMC4321D数据采集模块 | 第26-29页 |
3.3 地震检波器的特性研究 | 第29-31页 |
3.4 接线方式的选择 | 第31-34页 |
3.5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34-37页 |
3.5.1 干扰的产生分析 | 第34-35页 |
3.5.2 干扰的存在形式 | 第35页 |
3.5.3 抗干扰的措施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7-53页 |
4.1 软件设计的原则 | 第37页 |
4.2 采集系统软件的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4.3 软件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 第38-42页 |
4.3.1 子VI技术 | 第38-39页 |
4.3.2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架构 | 第39-40页 |
4.3.3 VI Server技术 | 第40-42页 |
4.4 系统整体层次划分 | 第42-43页 |
4.5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43-45页 |
4.6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 第45-50页 |
4.6.1 FIR滤波 | 第45-46页 |
4.6.2 FFT变换 | 第46-48页 |
4.6.3 时域分析 | 第48-50页 |
4.7 自检模块 | 第50页 |
4.8 数据存储模块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实验仪器平台的搭建和功能实现 | 第53-61页 |
5.1 仪器平台硬件的搭建 | 第53-54页 |
5.2 仪器平台软件各功能模块的测试 | 第54-58页 |
5.3 仪器平台的调试、运行及结果 | 第58-61页 |
5.3.1 实验平台调试 | 第58页 |
5.3.2 检测控制系统运行以及结果 | 第58-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