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6页 |
1.1.1 高层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3-15页 |
1.1.2 风荷载对建筑结构舒适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舒适度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高层建筑等效静力风荷载及其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选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 | 第21-29页 |
2.1 调查和实验研究 | 第21-22页 |
2.2 IS06897—1984标准 | 第22-24页 |
2.3 IS010137(2007)标准 | 第24页 |
2.4 日本标准 | 第24-25页 |
2.5 北美标准 | 第25页 |
2.6 中国规范 | 第25-26页 |
2.7 舒适度标准的比较和建议 | 第26-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超高层建筑工程及风洞试验概况 | 第29-42页 |
3.1 工程背景 | 第29页 |
3.2 风洞试验技术简介 | 第29-30页 |
3.3 试验风洞 | 第30-31页 |
3.4 实验参数与实验模型 | 第31-40页 |
3.4.1 风洞试验关键参数及模拟 | 第31-35页 |
3.4.2 模型制作及测点布置 | 第35-40页 |
3.5 试验概况 | 第40-41页 |
3.5.1 试验基本参数与设置 | 第40页 |
3.5.2 模型试验布置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风振响应研究分析 | 第42-56页 |
4.1 基本风速或基本风压 | 第42-43页 |
4.1.1 标准地面粗糙度类别 | 第42页 |
4.1.2 标准高度 | 第42-43页 |
4.1.3 标准重现期 | 第43页 |
4.1.4 最大风速样本 | 第43页 |
4.2 随机振动理论基础 | 第43-46页 |
4.3 高层建筑静力等效风荷载的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4.3.1 阵风荷载因子法(GLF法) | 第46-47页 |
4.3.2 惯性风荷载法(GBJ法) | 第47页 |
4.3.3 MATLAB程序参数 | 第47-48页 |
4.4 风洞试验计算结果 | 第48-55页 |
4.4.1 基底等效静力风荷载 | 第48-50页 |
4.4.2 顶部位移 | 第50-53页 |
4.4.3 加速度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舒适度评价 | 第56-69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舒适度主要影响因素 | 第56-67页 |
5.2.1 加速度限值指标 | 第56页 |
5.2.2 频率 | 第56-57页 |
5.2.3 持续时间 | 第57-58页 |
5.2.4 重现期 | 第58-61页 |
5.2.5 阻尼比 | 第61-67页 |
5.3 舒适度次要影响因素 | 第67-68页 |
5.3.1 振动时人的姿态 | 第67页 |
5.3.2 振动时人所处的环境 | 第67-68页 |
5.3.3 人的性别和年龄 | 第68页 |
5.3.4 人的心理和生理差异 | 第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